1945年,國民政府陪都重慶聚集著一批醉生夢死者。因財政困難,國民政府不得已大量發行法幣,導致物價飛漲,怨聲載道。
為了穩定社會,政府繼而發行了黃金債券,規定2萬法幣可兌換1兩黃金。
本是為了法幣回籠,卻意外成就了一場具有黑幕的黃金投機活動。
一時間,人們一窩蜂涌入黃金債券市場,有些人為了一夜暴富,不惜賭上全部身家,最終輸得傾家蕩產。
正是在這種背景下,張恨水創作了《紙醉金迷》這部小說,引發了無數讀者對無知、貪婪與丑惡的反思。
小說演繹了一個黃金夢碎的跌宕故事,展現了人性在金錢面前的迷失與掙扎。
而書中人物的悲劇人生,時刻讓我們警醒:
「賭徒思維」是人心里的魔鬼,它能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。
來源:全景視覺
賭徒思維的本質,是堅信一本萬利
小說故事,從一場黃金儲蓄交易開始。
在重慶市面上,黃金價格已過4萬法幣1兩,而黃金儲蓄券官價還是2萬法幣1兩,銀行宣稱6個月后儲蓄券收益就可翻倍。
面對如此十拿九穩、一本萬利的投資生意,人人都拿出家底瘋狂搶購。
一些人甚至半夜帶著干糧在銀行門口排隊,等待儲蓄券發售。
他們個個摩拳擦掌、興奮不已,似乎都在幻想著6個月后,自己賺得盆滿缽滿,卻不知這竟是一個巨大的金融陷阱。
就連精明商人范寶華也深陷其中,為了從中賺到更多錢,范寶華竟自作聰明,拿儲蓄券去銀行抵押,貸款之后再去購買黃金儲蓄券。
銀行經理發現他的小伎倆后,好心提醒道:「老范呀,你把利息和復利算起來,兌現之后并不賺錢,我勸你不要這樣做。」
范寶華卻堅持道:「你還是多借給我一點吧。」
他之所以如此執迷和瘋狂,是因為他早就認定這是一場必勝無疑的豪賭。
可正當范寶華為儲蓄券的瘋漲而歡呼雀躍時,卻傳來了銀行將以6折兌付的噩耗,他的心情瞬間跌入谷底。
本以為是一本萬利的生意,一下子竟成了虧本的買賣,這讓范寶華叫苦不迭,悔不當初。
人人都夢想著一步登天、飛黃騰達,仿佛將人生的硬幣拋向空中,落地便一定會正面朝上。
然而,社會學中的餡餅定律卻時刻告誡我們:
「當天上掉餡餅的時候,地上一定會有個設好的陷阱在等著你。」
一本萬利的生意的確誘人,但隱藏在背后的陷阱,卻足以毀掉你的一生。
來源:全景視覺
賭上了全部身家,到頭來卻一無所有
黃金儲蓄券6折兌現后,整個金融市場哀鴻遍野。
最凄慘的是那些瘋狂的投資客們,賭注越大,輸得就越慘。
范寶華不僅賭上了全部資金,還將五金建材及日用百貨全部拋售抵押出去了。
要知道在那個年代,五金建材可是穩賺不賠的緊俏貨,由此可見范寶華是下了血本的。
為了盡快拿到現金去買儲蓄券,他不惜將貨物價格一降再降,甚至還答應了對方「貨到不滿可扣款」的苛刻要求。
他本指望著黃金儲蓄券到期兌現,自己就可以一夜暴富,沒想到等來的卻是6折兌付的悲訊。
頃刻間,范寶華苦心經營多年的事業化為烏有,還因此背上了巨額債務。
如此悲慘的結局,在書中比比皆是:
公務員魏端本竟私挪公款購買儲蓄券,東窗事發后,進了監獄,妻離子散;
銀行家何育仁誆騙儲戶的錢去做儲蓄券投資,儲蓄券被凍結后,銀行宣布破產,自己也一病不起。
有人說:「人生就如一場充滿冒險的旅行,有賭性才能沒遺憾。」
然而,有些人賭上了全部,卻將自己撞得頭破血流,最終悲慘收場。
經濟學家詹姆斯·托賓曾提出「雞蛋與籃子」理論: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。
盲目孤注一擲,是自我毀滅;權衡清楚利弊后的全力以赴,才是一場值得全力以赴的旅程。
來源:全景視覺
一個人的救贖,從戒掉賭徒思維開始
黃金儲蓄券生意失利后,范寶華便如無頭蒼蠅般整日在外瘋跑,買醉消愁。
一回到家,債主們便將他家圍得水泄不通,他只能點頭哈腰、請客吃飯、奉煙敬茶,強顏歡笑地小心應付。
此時的范寶華山窮水盡,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。
他不得已躲到鄉下,找了個又小又破的旅店住下,打算從長計議。
在東躲西藏、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里,范寶華開始反省自責:
抗戰8年,自己做了6年多的「游擊商人」,雖然日日奔波,十分辛苦,但也將200法幣的本錢,一路勤勤懇懇,滾雪球般將資本滾到了5000萬法幣。
現如今,短短兩三月,竟一下子將家底輸得一子不剩,黃金儲蓄券真是害人不淺啊!
此刻,身無分文的范寶華終于明白:
人生搏一搏沒有錯,錯的是太過于沉迷賭徒思維,將自己一步步拖入萬丈深淵。
再次回到家,昔日豪華的屋子已空無一物,僅留下一盞忽明忽暗的小電燈在屋頂搖晃。
這讓范寶華感慨良多,自己的人生又回到了起點。
他睡了一夜,養足精神,第二天一早便重整旗鼓,去找跟班李步祥一起籌謀。
來到空空如也的百貨市場,只見李步祥和魏端本在擺攤叫賣,看上去凄涼又冷清。
他們相互點頭會意,一場大賭讓他們一敗涂地,如今又全都從黃金夢中蘇醒。
賣的雖只是手絹襪子牙膏之類的小商品,卻拼湊出了他們腳踏實地、行穩致遠的未來人生。
聽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: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,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和命運。」
深以為然。
人心一旦被賭念操控,就會失去對自我的控制以及正確的判斷力,始于心存僥幸,毀于不斷加碼,最終輸掉一切。
說到底,思維決定出路,唯有摒棄賭徒思維,才能收獲通透人生。
來源:全景視覺
人生在世,賭是天性,克賭是人性。
《紙醉金迷》的故事雖然發生在70多年前。
但如今,在我們的身邊,亦有無數個諸如范寶華、魏端本這樣的小人物,重演著過去的歷史。
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,他們押上了全部身家,殊不知敗局早已注定。
成年人最好的活法,是遠離賭徒思維,及時止損。
要想過好這一生,心存僥幸、妄賭運氣是大忌,唯有腳踏實地、穩扎穩打,才能收獲長久的幸福。
作者:靜書,低頭讀書,抬足遠行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