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見一個問題,有個鏟屎官一直把家里的公貓當母貓養......沒看錯的話,這兩坨小肉肉應該是蛋蛋吧... 養孩子分不清男女可還行?
今天就來說說——小公貓和小母貓的區別
開篇那張圖,其實可以直接靠羞羞來分辨貓咪性別,但是bug就在于, 很多公貓的蛋蛋小時候是不外露的啊!!!躲在腹腔里......
所以,除了看羞羞,我們還得學會其他辦法。
母貓: 五官更清晰,輪廓分明,臉小肉少,長大不容易發腮;
公貓:眼神更凌厲,man man的, 大臉盤子肉多,腮幫子大,長大后容易發腮。
有人會說,小奶貓哪看得出來?都長差不多的樣子。
公貓:由于基因的緣故,再加上吃得多, 體型相較于同品種的母貓就會大一圈,也更壯實;
母貓:相對小一些,肌肉少,肉肉多,擼起來也更軟和哈哈哈哈哈!
同一窩的公母特別明顯,小公貓打娘胎里就很能吃。
公貓:屬于被動發情,發情期間,可能出現到處亂尿現象和潛逃現象。
母貓:屬于主動發情,發情期間會一直嚎叫,在地上打滾等,摸摸還出現撅屁股現象。
公貓:活潑、好動比較調皮,情感表達比較直接,意想不到的是比母貓更會撒嬌。
母貓:小心、謹慎的性格還是個有原則的小貓咪,粘不粘人就要看心情。
不過有一點,世事無絕對, 不管是長相、性格還是體型,都跟貓咪的品種和喂養習慣有關。
餓了大半年的流浪貓跟天天喂營養膏的大橘,自然是沒辦法比較體型的,這點鏟屎官們一定要注意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