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視頻
旅行風光
老年生活
軍事
綜合推薦
大马新闻
美妝時尚
影視新聞
奇趣
臨夏的碳水天堂不是白叫的
2023/03/01

碳水知時節

當春乃發生


在臨夏人手里,就沒有不好吃的淀粉和碳水。對碳水的熱愛,無一例外的刻進了臨夏人的飲食基因。從日常的面條、家里的饃饃、街頭的小吃,到油面混搭的油馓子以及葷素搭配的牛雜割,雖形態萬千,卻是人們一日三餐最默契的選擇。


01


牛肉面——面食界的頂流


臨夏的牛肉面店鋪通常清晨開門,午后關門。叫醒臨夏人的不是夢想,不是工作,而是「一碗牛大」。起早的客人,能在桌上吃,但來得晚些,就只能捧著大碗面,站著享用了。美食家唐魯孫曾評價過牛肉面「清醺肥荷,自成馨逸,湯沈若金,一清到底」。



臨夏人在牛肉面上頗有講究,標準是「一清(湯)、二白(蘿卜)、三紅(辣椒)、四綠(香菜等飄菜)、五黃(面條黃亮)」。只有符合了每一項,它才可能收獲眾多擁躉。而人們在面的形制上可以有個性化的要求,圓面條分毛細、細、二細、三細和粗,扁面條則是大寬、寬、韭葉……約定俗成的分類和命名體系,是獨屬于臨夏人的講究。



如今,牛肉面已經作為中式快餐遍布全國。它用最親切的味道,連接起在異鄉漂泊的游子與故鄉之間的那份情,喚醒了臨夏人骨子里的集體記憶。當然,對于追求地道的本地人來說,最好的牛肉面,還得是巷子里或者街角的那一家。

炮仗面——吃著「不響」味道飄香

02

大夏河貫穿而過的臨夏還有一種面食,叫炮仗面,也叫「炒炮」。光是聽這個名字,就能讓人想到西北的豪爽和熱烈。



話話說,「作為一個臨夏人,三天不吃炮仗面,心里干揪揪的」。因炮仗面,形似炮仗,老家人把鞭炮、爆竹稱為炮仗,炮仗面勁道彈韌,輔菜香辣爽口,是臨夏經典的面食,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歡。吃著火辣辣的,越吃越香,令人胃口大開!



一碗「炒炮」大有乾坤,不僅是臨夏人不可或缺的日常,更藏著綿綿鄉愁,不管走到哪里,它都是臨夏人心頭的「白月光」。


03


漿水面——解鄉愁的「漿湖面生」


漿水面好不好吃,全在漿水。做漿水,要先把菜在鍋里煮一下,煮過的菜湯同時倒入漿水缸,加一些玉米面,促進發酵。最常見的漿水面做法,是韭菜、蔥花、辣椒一炒,熗上漿水,澆面即可食用,酸辣清香,別有一番風味。



漿水不但和許多面食極有緣,其實它還很百搭。很多經漿水調制的食物,都是極具特色的風味小吃。



因漿水面做法簡單,且在貧困時期填裹了幾代臨夏人的肚子,所以漿水面在臨夏人心中,已不僅僅是一碗面這麼簡單。若自家漿水沒了,去鄰居家隨便就能盛一大碗回來,一碗漿水面里,滿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。

攪團——攪出來的好味道

04

做攪團主要靠攪。「散飯(攪團)要想好,三百六十攪」,燒好開水,一點點下玉米面粉加豆面或是蕎面粉,同時,另一只手用搟面杖不停地在鍋里攪和。隨著面越加越多,鍋里的攪團越來越稠,直到粘稠到你攪不動為止,口感和味道剛剛好。



攪團的調味,多元自由,腌韭菜蒜苗,再澆香醋辣子,酸辣可口,是最普遍的吃法。



05


釀皮——酸爽可口有勁道


釀皮,臨夏這邊的叫法是「rang皮子」,這是一種用面粉漿汁蒸出來的面皮。



將面粉加水揉成硬團,在清水中反復揉洗,使面粉中的蛋白質與淀粉分離,分離出來的蛋白質俗稱「面筋」。將洗出的淀粉溶于水中,待其沉淀在盆底后,把上面的清水倒掉,加入少許堿,調成糊狀。放入籠屜中蒸熟,即成色澤晶瑩亮黃的釀皮。


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印度風健身舞太有感染力了,音樂一起,我就想跟著跳!
2022/06/06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沒事在家就踮腳,比跑步瘦得還快,不去健身房還不用節食
2022/06/09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上輩子做了什麼 這輩子掉進了女人堆兒里👨‍👩‍👧‍👧 #秈秈的趣味日記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朱兩只吖:一天不斗嘴,快樂就離我而去,花式坑爹!
2023/03/13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玩弄林青霞20年就是不娶,秦漢當年分手細節曝光!邵喬茵生完2個孩子轉身就走另有隱情!這劇情連瓊瑤都寫不出來!
2021/09/29
圖集
文章
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