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論語·學而》中有云: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」
好客,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不僅要做到禮貌待客,還要求賓至如歸。
可如今的日常生活中,越來越多的人,不願意去別人家串門,也不願意別人來自己家串門。
因此, 當你去別人家做客時,要學會察言觀色,主人有以下「幾個舉動」就是在趕你,千萬別賴著不走!
眾所周知,去親戚朋友家做客,一般情況下,主人方都會放下手頭的事來招待你,甚至一家人都會圍過來。
記得去年出差,路過大學舍友所在的城市,便順路去拜訪。
剛進門,就看到朋友那張熟悉的臉,手上還沾著畫畫用的顏料,應該是剛從畫室出來。
之後我們就坐在沙發上敘舊,他妻子也在端來一些水果後,坐在旁邊耐心地聽著,時不時還應和幾句。
等快到下午時,因為要趕飛機,只好戀戀不捨地結束話題,臨走還邀請他們去我家做客。
回想起來, 這真的是一次很愉快的體驗。
不像去有的人家裡,不僅都心不在焉,還各忙各的,讓你分分鐘後悔了那個門。
前兩天,同事就跟我分享了這樣一件囧事。
上週五的晚上,他們夫妻倆都在家收拾行裝,準備一起去北京看預約了好幾次才成功的話劇演出。
可沒等他們出門,妻子的兩個朋友就來拜訪了。
她只好換下外套去招待,誰知對方越聊越嗨,絲毫沒有要走的跡象,不僅同事自己時不時看時間,他妻子也在那坐立不安。
煎熬了好幾分鐘,她一個朋友似乎看出了什麼,強行結束了話題,拉著另一個朋友出了門。
多虧了她那個識「眼色」的朋友,最終順利趕上了演出。
真的, 誰家都少不了有自己的急事,如果你發現主人一直在那坐立難安,就趁早結束話題。
當然要想避免發生這種情況發生,最好不要突然拜訪。
和客人聊天時,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彼此共同經歷過的一些事,這樣才有共同話題。
親戚間,可以聊聊小時候在老家一起生活的趣事;朋友們,可以吐槽吐槽上學時煩惱和自己近些年的遭遇。
如果遇到不喜歡客人,就會想方設法將他請出去。
為了面子和不傷害對方,一般主人們都會選擇用委婉的語氣旁敲側擊,來達到目的。
「待會你是不是有其他事?著不著急?」潛台詞就是「你接下來還有事要辦吧,我就不留你了。」
當然,也不排除有些熱情的主人,是想更好地招待你,特意詢問,以期做出最合適的計劃。
提到做客,總免不了要碰到飯點,主人一般都會很熱情的邀請留你共進午餐或者晚餐。
有些大方的主人,甚至會拉著你下館子,這樣不僅省去了做飯的時間,還能吃到不少美味,一舉兩得。
可是事實上,還少不了一種人,他會說:「改天我請你吃飯。」
當你聽到這句話時,就應該明白對方是在下逐客令了,不要傻傻地坐在那裡,直到自己肚子餓得「咕咕叫」才發覺。
我有個朋友就是那種特別不喜歡在家待客的人,更認為吃飯是件很私密的事。
每逢有些客人到飯點還不願意走,他都會提示一句:「下次我再請你吃飯」;碰到實在不通情理的,便直接帶去樓下飯店吃一碗麵。
而這也就意味著,兩人很難再有什麼往來了。
真的,不得不承認,做人待客是一門大學問,把握好了,事半功倍;把握差了,自食其果。
當今的社會生活中,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,就少去別人家串門,更不要賴在別人家不走。
與人交往時,也要保持好距離,太近易招惹麻煩,太遠又讓人覺得不近人情。
總之, 做人,賺錢要臉皮厚,做客要臉皮薄。
當你真正通曉了待人處事的方法,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記得你,大家的關係才能更上一層樓。
共勉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