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這篇文章的背景,是看了一個「裝修完最滿意的決定」的帖子,說真的,看了大家的自述,我挺感動。
因為,家,終于不再是被統一的模板所左右的空間,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,親手打造的心靈棲息地。
當然同時,也被這代人的清醒所折服。
與其說無電視墻,更貼切的應該說是不被定義的電視墻,從裝飾性墻面的思維中跳躍出來,變成不被定義的電視墻。
在這其中,省了墻面裝飾的種種費用是必須的,意外收獲的還有功能用途。
原本的電視柜縮小長度,配上組合高柜,視覺上高低錯落,更有層次感,置物空間也隨之翻倍。
然后擺放上綠植,它是清新自然的感覺,換上掛畫,又能是時尚、復古等任意切換的感覺。
沒有看電視習慣,偶爾會看投影的,也沒必要專門預留一面投影白墻。
裝修階段,邊吊留出投影收放空間,看的時候放下來,它是一面巨大投影幕布。
不用了收起來,藏在邊吊中,擺上掛畫,是歲月靜好的另一番模樣,完全看不出幕布的痕跡。
當說到裝修完最滿意的決定,一定少不了之前居住環境中的痛點的推波助瀾,櫥柜的蔬菜拉籃絕對算一個。
當部分菜品、水果,不需要放置冰箱,而廚房外面又無處安放時,有人想出了在櫥柜中加一扇網狀拉籃的做法。
不得不說的,這個做法真的是大膽又明智,解決了痛點的同時,還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櫥柜的顏值。
而且,網狀拉籃的好處是,能隨時通風,不會捂壞食物,這是柜子、抽屜代替不了的。
有人的決定是為了改變生活痛點,那一定就有人為了興趣而設計家里。
比如門后、通道處天然的地勢條件(有柱子)或者非承重墻體,在此增加一組書柜,無處安放的書籍,因此有了自己的小家。
原本雞肋的柱子旁邊,或者是單調的通道,在有了書柜的加持后,變得頗具文藝氣息。
喧囂雜然之際,這個角落一定是最能平靜與放松的地方。
對于愛吃零食的大寶貝來講,家里有一個零食角落,無疑是幸福感爆棚,絕對沒有什麼比打開柜子看見滿滿當當的食物更讓人開心了。
據這個做了零食柜的住友說,之前定制柜給的建議是做那種開放式的酒柜,但她覺得,開放式的酒柜積灰、難打理,還不如換成夢想中的零食柜。
至于酒啊、飲品啊,這些東西,一樣的可以收納進去,并且整整齊齊,這個決定簡直太清醒了。
3.8平米的衛生間,算不上小,但若要做三分離,很多人應該是望而卻步的心態。
然而這位住友用他的小巧思,不僅實現了,而且每一個都是一個獨立的空間,單獨用起來也不顯擁擠。
最讓人折服的是這樣的布局方式,如果家里有三個人,要同時洗漱、上衛生間、洗澡,互相完全不干擾。
好像我們在裝修時,更注重的是設計、顏值,真正考慮給雜物安排一個專門的空間的人并不多。
可能是低估了入住后,目前閑置又還要用的物品之多,也可能是對于別的柜子的收納空間還存有僥幸心理。
然而不管是哪種情況,最后的結果都是,要麼塞不下,要麼用的時候忘了塞在哪。
提前預留一個儲物間,不用太大,800庫(800*800cm)的空間就足夠,后期所有雜物集中在一起,分層擺放,真的能省去很多翻找時間,也能讓其它地方更整潔明了。
有人主衛改書房的,就定有人書房改主衛的,難得的是不受原本空間限制,打造出自己需要的功能空間。
下圖這位住友就是將主臥里面原本的書房套間,改成了「露天」浴室和衛生間。
實際落地效果非常棒,不過,這種透明玻璃的做法,還是有點過于大膽了,與家人同居的估計接受不了這種做法,我們學思路就成。
傳統的餐邊柜,就是一個柜子,頂多是在柜體上設計點不一樣的凹槽造型罷了,就顏值來講,肯定是滿足不了這代人的審美。
因此,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摒棄傳統餐邊柜,用多種風格大小的組合柜代替,然后在錯落有致的擺放上自己淘來的的每一個物件、精致的餐具。
就功能與效果來見,已經不單單是單一的餐邊柜,更是審美的體現。
當客廳出現一小塊空地,大多數人可能選擇擺盆綠植或者放個裝飾擺件。
但其實,綠植與裝飾都是愛好,有點為了填補空隙而被動裝飾的意思,既如此為什麼不直接一開始將空隙設計成自己的心愛角。
擺上自己心愛的小物件,時刻看著都是舒服與成就。
而且,美好與功能可以兼顧,底下的掃地機也能住進一個美麗的家。
家里明明鮮有客人來,還要留一間專門的客房,占地方不說,還要維護衛生。
很多人可能意識到問題了,但又迫于父母的壓力或者實在沒有好的安排,也就那樣裝了。
而這位住友就能做到人間清醒,既然沒人客住需求,就將原本的客房拿出來,打造成活動中心。
在寶貝未出生時,這里是小夫妻游戲、辦公、觀影的場所;
有了寶貝后,這里是全家的活動中心,當寶貝有了自己專門的活動區域,所有玩具都集中在一個空間,別處再沒見到處亂放的玩具了。
然后就是安全性,保證這一個空間足夠安全,大人偶爾忙一下也不用太擔心,而且玻璃窗能隨時觀察到寶寶的動態。
這也是她在入住后,覺得最當初裝修最滿意的決定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