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騎士分享,摩圈一菜鳥。這兩天的上海車展非常火,但與此同時國產汽車也火得不得了,很多品牌都展出了自己的旗艦版車型,并交出了滿意的答卷。
其中比亞迪的仰望U8備受關注,并且訂單量據說已經突破了3萬台,這對于一款售價109.8萬的國產車來說實屬不易,如果放在五年前,基本就不可能實現。
至于這款車有什麼出色之處,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搜索一下,因為鄙人不是汽車博主所以就不班門弄斧了。此外,奇瑞,吉利,長城等國產品牌也表現不錯。而反觀日,韓,美,德等品牌據說銷量正在逐月下滑。
這說明我們的國產品牌汽車已經強勢崛起。當然有些缺鈣的人可能并不認同這種說法,因為他們對于國產汽車的認知還停留在F3,自由艦,C30,QQ等車型。但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,因為最終市場會說明一切。
那麼問題來了,我們的國產摩托車怎麼樣了呢?
作為機車達人此情此景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心酸,因為國產摩托車幾乎和國產汽車同等發展,但時至今日雖然也有崛起的跡象,但更多是產業的轉型升級,產品的進化換代,根本就沒辦法和今天的國產汽車相提并論。
可能有的品牌看到這里會不高興,認為我們已經很努力了,你不能這麼說。
確實,這一點我不可否。
雖然我很少參加一些品牌的發布會,但是和很多品牌的主要負責人也有過接觸,從交談中還是很明顯的能夠感覺到他們都是有理想,有抱負的,并沒有只顧著賺錢,對于自己品牌的持續發展和產品的更理想表現也是有長遠規劃的。
但沒辦法,現實是國產摩托車的進步很小,如果國產汽車的水平是大學生,那麼國產摩托車就是小學生,如果國產汽車的發展速度是火箭上天,那麼國產摩托車等同于腳踏車的正常時速。
當然,這兩年國產摩托車品牌的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,我們在很多板塊也打破了零的突破,例如多款公升級量產版本的出現,多缸發動機的井噴式曝光,高顏值車型的亮相,功能性摩托的量產等,都是國產摩托車進步的佐證。
但是相較于進口摩托車根本就沒辦法正面對抗,人家的一款小排量車起步售價等同于我們的中排量,還會出現瘋狂搶購的景象,大排量車型更不用說了,即便你的性能到了,配置有了,外觀也能國際接軌,但是細節處理,整車調校根本就沒辦同日而語。
這就使得一些玩家,當然也包括吃瓜群眾,一提起國產摩托車就會嗤之以鼻,這倒不是簡單的崇洋媚外,純粹就是技不如人,不折不扣的差距決定最終選擇,沒有絲毫的缺鈣嫌疑。
而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有很多,但歸根結底還是和騎行環境,技術儲備,產業集群,思想觀念有離不開的關系。
只要騎行環境不改變,國產摩托車就不可能有真正崛起的那一天,只會讓現在的差距越來越大。
這里的騎行環境,可不光只是區域限行,強制報廢等明面上能看到的表現,它還會體現在機車文化的養成,國民態度的轉變,騎手素質的提升等方方面面。
總而言之,現階段的國產摩托車作為一個小類工業產品,所處的環境和汽車是沒辦法同等待遇的,這就使得它和進口車型之間的差距非常大,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彎道超車和技術革新,只能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跑。
最后,我懇請不看好國產車型的小伙伴,選什麼品牌的什麼車型是你的自由,不過也沒必要雙標對待國產車型,該點贊時還是應該點贊,面對一些有實力的國產車型時承認它們的進步并不丟人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