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第一次在電腦上看到「菜單」這個詞,有些不解:電腦代表著高科技,是很雅的事物,怎麼能和吃喝這種日常生活中的俗務聯系到一起呢?
因為當時我正用電腦創作文學作品,對文學懷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神秘感。
等用電腦的時間長了,才發現「菜單」這個詞真的很準確。
菜單意味著什麼?選擇。選擇是一種自由,也是一種限制。通過電腦上的菜單選擇,相對簡單一點兒,路徑比較明確,所以「點菜者」移動光標不會特別為難。而在吃飯的時候,大家面對菜單,往往頗費思量。
點菜的活兒不好做,常常是吃力不討好。 眾口難調,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理想的宴席,但又說不出有關理想宴席具體的細節。
即便說出來,也不見得菜單上就有。更何況每個人的口味相異,尤其在北京吃飯,大家來自五湖四海、天南地北,能讓每個人滿意是需要足夠的統籌本領和揣度他人心理的能力的。
來源:全景視覺
首先是價格問題。
請客是個面子工程,是給被請者的面子。這面子,基本是通過飯店的檔次和菜式來體現的。
當然是越奢華的地方菜價越貴,越給客人面子。但是,請客常常是有計劃地花錢,不是花錢如流水。花錢如流水,是給對方面子了,但對方不見得就領情。因而,在大飯店里,不見得一定點最貴的菜。
而在小飯店里,如果再點最便宜的菜,那可能比不請客還糟糕。
照顧價格,大菜要點,小菜也要點。菜式要顯得豐富,表示主人熱情好客,但如果菜品過多,則顯得浪費,同時也說明主人的協調能力和統籌能力較差。
如果是請合作伙伴吃飯,說不定他們就會對你的團隊管理能力產生懷疑——連點菜這件小事都安排不妥當,甭談大的合作了。
其次是搭配問題。
剛才說到大菜和小菜搭配的問題,自然也有葷素搭配的問題,還有地方特色和「普世價值」搭配的問題。
我看過開國大典的菜單,雖然開國元勛里面的湖南人、四川人、江西人、湖北人不在少數,但周恩來是以淮揚菜為基準定的菜單,除了芥末墩和菠蘿飯,其余清一色的淮揚菜。這是因為淮揚菜有「廣譜」適用性,所有人都能接受。
如果用了湘菜、川菜,可能會讓毛主席、朱老總胃口大開,但怕辣的人就可能下不了筷子。
一般飯店里,往往有幾十種,甚至上百種的菜肴供你選擇,點菜就成了一場考試,既要考飯店廚師的能力,也要考你捕捉美食的能力。
很顯然,并不是每道菜都精彩,更不是每道菜都適合所有人,所以點菜就變成復雜的美學問題了。
來源:全景視覺
楊麗萍的舞蹈自然可以通過電腦分析出數據,但用這些數據很難培養出楊麗萍式的舞蹈家來。
即使廚師能夠復制出相同的美味,但赴宴者不見得喜歡,何況復制美食的難度在于「千篇不一律」。單位食堂為什麼不好辦,因為菜單不變,哪怕品種再多,久而久之,大家也沒胃口了。
美在變化中,美在流動中,美食其實是廚師、食客、點菜人之間的合理組合,他們構成了那道看不見的黃金分割線。
規律就是嘴巴怎麼調度手,手如何牽動整個口腔神經,吃得好,說得才好。
作者:王干。來源:選自《讀者》雜志2023年第9期。浮躁的日子里,《讀者》送你片刻寧靜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