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當下最火的直播間,東方甄選又出圈了。
4月11日,東方甄選發布公告,向154名合格參與者授出股份獎勵3045.9萬股,總價值約8.83億港元(約合人民幣7.75億元)。
其中,俞敏洪、孫東旭、尹強三位高管,共獲得2535.9萬股,總價值約7.4億港元(約合人民幣6.48億元)。
151名普通員工,人均可以分到市值487萬港元(約合人民幣427萬元)的股票。
很多人好奇,董宇輝為何不在名單里。
難道被公司遺忘了?
顯然,網友的猜疑是多余的。
作為東方甄選的明星主播,這種好事自然少不了他。
有MCN機構高管表示:
「董宇輝肯定在股權激勵行列,當時他出名后,很多機構去挖他,開千萬年薪都挖不動,這次肯定拿到股權激勵的。」
董宇輝的待遇問題,一直是個謎。
其實早在今年2月,他就對此做出過回應。
他說,去年6月,公司就和他聊過。自己現在的薪酬,已經是集團高管級別的待遇了,他非常滿足。
同時也提到了去年俞敏洪在直播間承諾的股權問題。
董宇輝說,目前也已兌現,「發了,不止一股,還挺多的」。
甚至還透露,俞敏洪要湊錢給他在北京買房。
加上這次的股權激勵,相信董宇輝的待遇,已經遠超他本人的預期。
而這一切,都是他應得的。
到今年6月,東方甄選剛好爆紅一年。
從默默無聞,到成為現象級的直播間,董宇輝功不可沒。
回看過去的一年,相信董宇輝自己都覺得如夢如幻。
在主播圈里,董宇輝的長相并不起眼。
方臉,小眼,個子不高。
但就是這個其貌不揚的男生,創造了直播時代的奇跡。
去年6月,董宇輝一夜爆火。
從前上英語課,大家都是眼皮打架,犯困瞌睡。
但後來,幾十萬人,每天去他的直播間準時打卡。
記得當時有人說,時下最流行的打招呼方式,是「今天看兵馬俑了麼」。
這個「兵馬俑」,徹底火了。
為什麼火?
一有機遇的原因。
二有公司路線的原因。
時運造英雄。
薇婭倒了。
羅永浩退出了。
平台需要新的標桿,而新東方也因其宣揚的情懷,符合下一個全民熱點的要素,被推向高台。
所以,互聯網風口一轉,一回頭,薇婭已成明日黃花,而董宇輝等人正站在風口中央,迎風而立。
一切都是恰逢其時。
而他們的路線,也耐人尋味。
有人說:「來買點東西,居然還能學到英語。」雖然那點英語,根本不足以形成系統的學習。
但事實證明,這種情懷,不論何時何地,都有大量的人埋單。
更有人說,直播行業的變革,要從董宇輝開始。
不再只是一味的低俗搞笑;
不再只是靠嘩眾取寵的手段,博人眼球。
原來,直播也可以這麼高端。
看了董宇輝的直播,才知道,現在的直播已經卷到極致。
雙語帶貨,成了行業標桿。
知識付費,成了新的商機。
比如賣桃子。
他隨手抄起板子,寫出衍生的英文單詞。
比如賣牛排。
用英文介紹價格和配料。
一句中文,對應一句英語。
別說,還真有奇效。
網友們都說,曾經上課沒記住的單詞,現在看直播全記住了。
更難得的是,董宇輝刷新了人們對新東方的印象。
從前只知道,新東方的老師們英語一流,沒想到,他們還有才華和情懷。
賣個獼猴桃,他能扯到《詩經》。
「隰有萇楚,猗儺其枝。」
旁征博引,出口成章。
不僅有學識,還有溫度。
介紹大米,他說:
「我沒有帶你看過長白山皚皚的白雪,沒有帶你去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,沒有帶你看過沉甸甸、彎下腰猶如智者一般的谷穗,我沒有帶你去見證過這一切,但是親愛的,我想讓你品嘗這樣的大米。」
推銷鮮蝦,談的卻是母愛。
有一次,母親來探望他。他因工作太忙,沒有理會。
母親走后,他才發現,冰箱里留有一盒餃子。
他愧疚難當,在直播間跟母親說:「下次我用這個蝦給你包餃子。」
普通的玉米,在他眼里不是玉米,是一幅鄉間寫真。
「夏天的院子里,夜風涼爽,樹葉沙沙作響,一個手拿著玉米,一個手貪心地抱著西瓜。」
網友評論,這哪是賣玉米,分明賣的是童年的回憶。
櫻桃也不是櫻桃,是兒時的回憶,是外婆的陪伴。
他說:「櫻桃掛在樹枝上,像散落在人間的星星,外婆就是那些星星。」
賣書時,金句一段接一段:
「悲觀是遠見,樂觀是智慧。」
「厄運來的時候你沒有躲,所以在好運來的時候才能與你撞個滿懷。」
說《月亮與六便士》時,勸誡大家:
「你不能只喜歡陽春三月,要不然誰去做下里巴人。都是浪漫,都是人生。」
就連介紹兒童科普類書籍,也能衍生出哲學:
「胡蝶很美,一陣風吹來,胡蝶會隨風飄蕩,但小草會逆著風佇立在墻頭,那是因為它有根。植物有根,人有決心,決心如根一樣扎在泥土里,讓你變得堅定,變得光明磊落。」
蘇軾、杜甫、余華、毛姆、黑格爾、蘇格拉底、莎士比亞……沒有他不會說的,沒有他不能教的。
胸中有丘壑,腹內有乾坤。
有時說到上頭,聽到場外導演的提醒,才能想起要轉回正題。
至于賣貨,只有不咸不淡的一句話:「右下角鏈接,自己買。」
似乎上課才是主業,賣貨只是順便。
但就是這樣,銷量依然節節攀升。
人們不只是為產品付費,更愿意為才華付費。
看了董宇輝的直播,都在感慨:
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,無論在哪,都會發光。
三尺講堂也好,直播間也罷,變的,是內容輸出的形式;
不變的,是人格魅力。
董宇輝殺出了一條血路。
在直播行業卷到極致的環境里,他另辟蹊徑,獨樹一幟。
看似是在賣產品,實則是在賣知識。
看似是在賣知識,實則是在賣人間理想。
但在逆襲成功之前,他的人生曾一度黑暗。
2021年8月,教育行業面臨重創。
新東方首當其沖。
作為公司最年輕的教研主管,董宇輝面臨巨大的落差感。
手下的團隊解散,同事紛紛離開,曾經的成績化為烏有。
一切從零開始,談何容易?
他想念昔日的同僚。
在鏡頭前,落淚哭訴:「等新東方好的時候再把他們接回來。」
信仰崩塌,懷疑自我。
他就一個人跑去散步,圍著北大轉了一圈又一圈,只為了感受一絲書卷氣。
轉戰直播行業,也異常坎坷。
首先,是缺乏經驗。
當俞敏洪決定做直播時,所有人都當作一句笑話在聽。
因為沒人具備直播運營的經驗。
董宇輝領命帶隊,只能摸著石頭過河。
翻看東方甄選早期的視訊,只能用一個字形容:
亂。
主體不明。
內容雜亂。
方向混亂。
隨便一個業內專家看了,都忍不住吐槽。
另一個問題,是口音和長相。
乍一聽,董宇輝似乎英語流利,口若懸河。
實則一口陜西口音,沒少被嘲。
更別說長相。
看看李佳琦,看看薇婭。
成功的主播,似乎都應該像他們那樣。
再看看董宇輝。
有多少人,曾因為他的其貌不揚,秒退直播間。
連他自己都沒少自黑:
「大家點進這個直播間,來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,看著主播兵馬俑一樣的臉型,感到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公。」
還拿起平底鍋,跟自己的方臉作類比。
但這些都不是最讓他痛苦的。
最痛苦的,是交流的方式變了。
從前,站在講台上,台下有100多雙眼睛盯著。
現在,隔著手機屏幕,只剩一串在線人數、幾行彈幕。
直播間里,沒有掌聲,沒有互動。
仿若孤芳自賞。
「9塊9的東西賣不出去,做助農的東西賣不出去,幫老太太的東西賣不出去,沒有觀眾在乎你說什麼,也沒人聽。」
整整半年,看不到曙光,見不到希望。
這些到最后,匯成了一句話:
「2022年6月,董宇輝二十九歲,我決定與自己和解。
我終于意識到,我的一生都不會一帆風順,知道這一切本身就需要勇氣。」
沒有別的途徑,沒有別的出路。
只有拼,只有干。
只有不問前程,默默堅持。
如今的董宇輝,成了「逆襲」的代名詞。
教培行業全軍覆沒,卻抹不去屬于他個人的傳奇。
雖不再是名師,卻收獲了更多學生。
雖身不在學堂,卻把直播間變成了教室。
八方追捧,廣受褒贊。
他本可以乘著東風,借著名,享受利。
但相反,他拒絕了熱門綜藝的邀約。
當問到對未來的打算時,他的回答也令人意外。
「找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去支教。」
越是卷入名利,越是不忘初心;
越是身處喧囂之中,越是渴求一份寧靜。
在城市高樓里,哪怕買最昂貴的枕頭,也睡不著覺;
在鄉下,哪怕睡木板床,也能飽覺到天亮。
在宴會酒席上,哪怕炊金饌玉,也食之無味;
在家里,哪怕是最普通的家常菜,也暖心暖胃。
「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。」
這些在他的直播里,也可窺一二。
他最常唱到的一首歌,是《稻香》。
最常被描述到的場景,是鄉間的仲夏夜。
他說:「生活很多時候是一種心態,而不是一種狀態。」
希望行業里,能多一些「董宇輝」們,向大眾傳播遠見卓識、清流品質。
畢竟,你我皆凡人。
我們需要董宇輝們,來提醒我們: 人生本應該如此純粹,生活本應該如此美好。
作者:蔣叔,超愛生活,超愛碼字,寫男歡女愛,也寫人生百態,一個內心溫暖的睿智大叔。本文首發蔣三觀(ID:jsgj3g)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