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華為麒麟9000系列芯片是在2020年9月15后成為絕唱的,目前已經停產2年半了
當時美國的政策是, 凡使用有美國企業的設備、軟件和設計生產的半導體公司,未經美國政府批準不得向華為供貨。
而目前所有的晶圓廠,其28nm以下的芯片生產線,均使用了美國企業的設備/技術,所以大家都不能幫華為麒麟芯片代工,除非獲得了美國的許可證,但大家都沒有拿到這張許可證。
所以,余承東之前表示過,台積電只接收了華為 5月15日之前的訂單。而這些芯片在9月15日進行了交貨,之后麒麟芯片就再也沒有生產,華為麒麟芯片一直只有庫存芯片,沒有新生產芯片。
所以我們看到2021年、2022年華為麒麟芯片均缺席,沒有再發布新芯片,而高通、蘋果、三星、聯發科等,均發布了2代旗艦芯片,比如蘋果是A15、A16。高通是8Gen1、8Gen2……
不得不說,停產2年半之后,華為麒麟9000系列芯片,放到現在,確實性能不太夠看了,與高通、蘋果相比,落后了。
近日,有媒體發布了一份移動芯片排名,我們發現麒麟9000芯片的性能排名,已經是全球第16名了,前面有15款芯片比麒麟9000性能強。
如上圖所示,這15款芯片中,蘋果有9款,高通有3款,聯發科有2款,三星有1款。除了蘋果的一些平板芯片外,其它絕大部分是晚于華為麒麟9000發布時間。
而從另外一份天梯圖來看,華為麒麟9000系列,目前也處于第6梯隊的了,相當于前面有5個梯隊的芯片,其性能是強于華為麒麟9000系列的。
事實上,這個結果,估計已經是大家能夠意料到的,畢竟芯片的性能,一定會隨著工藝、架構、IP核等的提升而提升,2年多前的芯片,確實很難與現在的芯片去對比。
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結果,會怎麼想?很明顯,當前國產芯片最大的困難還是在制造,如果制造能力不上來,空有設計能力也沒用,就算能夠設計出1nm,0.1nm芯片又能如何?
而制造卡在哪里,又卡在光刻機,光刻膠等等關鍵的設備、材料上面,這說明我們在芯片上要補的課還很多,先別自嗨,扎實把基礎打好,再談超越,否則都是空中樓閣啊,別人一卡就死,讓人情何以堪啊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