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靜則身安,萬物靜觀皆自得。
心是萬物的主宰。
世間的萬事萬物的變化,都可能順應心境而改變。
心境的改變也會影響著事情的發展走向。
無事心能定,有事心能靜,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。
01
無事心能定
普通人與聖人之間的差距,就在日常定心的工夫上。
工夫淺的人,哪怕閒來無事,也難以定下一顆心。
總是由心造作,想出一點事來,讓自己擔憂、煩惱、生氣。
種種雜念,攪擾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寧。
工夫深的人,善于過濾外界繁雜的信息,始終保持內心的鎮定。
「有意于求寧靜,是以愈不寧靜耳。」
善于從有利的一面看問題,遇事不慌不忙,冷靜地分析問題。
涵養工夫,主要來自定心。
「人人自有定盤針,萬化根源總在心。
卻笑從前顛倒見,枝枝葉葉外頭尋。」
在王陽明眼中,定心的功夫就在平時,就在閒來無事時。
《小窗幽記》中寫道:
獨坐禪房,瀟然無事,烹茶一壺,燒香一爐,看達摩面壁圖。垂簾少頃,不覺心靜神清,氣柔息定。
人只有在閒來無事時,才會留心觀照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就好像波浪迭起的時候,我們無法看到水底的情況;只有當水平波靜的時候,我們才能看到清澈的水底。
要學會把渾濁、動蕩的心,慢慢澄清。
只有讓心安定,回復原本的澄澈,才能看清什麼是我們真正想要的,這樣我們的生活,才不會被境遇隨意差遣。
02
有事心能靜
出門辦事,這是所有成年人要面對的問題。
瑣事雜事很多,需要分清輕重緩急。
「見賢而不急,則緩其君矣。」
當一個人焦急萬分的時候,說明對事情無法把握,或者事情已經不能控制了,只能聽天由命。
有智慧的人會思考,會渴望了解事情的真相。基于對事情的規劃,再去做事,才不會使一切脫控。
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謝安,聽聞前秦的將領苻堅率領大軍南下,志在吞滅東晉後,安排大軍去抵禦。很快,兩軍在淝水相遇,展開了猛烈的攻擊。戰事如何,東晉的官員都很著急。謝安卻不急,還找人下棋。有人來匯報前方打仗的情況,謝安氣定神閒,說:「我們已經打贏了。」果不其然,那人匯報的正是前線喜報。
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「調兵遣將」的方法對了,對雙方的實力估計對了,對將軍的性格和天賦有把握住了,才是謝安贏下淝水之戰的關鍵。
古語云:「欲速,則不達。」
很多事情,你越是著急,越是成不了事。
當你,太過迫切,難免會出錯,不如慢慢來,靜下心來。
人做事,不能圖短平快,如果你太急功近利,往往會一敗塗地。
不如多下點功夫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春天的播種,到了秋天才有收穫,所以,不管做什麼,都不要急于回報, 有事也能心靜,才能幹出一番事業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