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視頻
老照片
娛樂明星
綜合推薦
植物
旅行風光
装修
軍事
酷車
大马新闻
老年生活
動物社
奇趣
熱點新聞
影視新聞
美妝時尚
插畫趣聞
奇聞趣事
生肖解析
2nm芯片研發成功,性能翻倍、能耗下降,距離量產還有多遠?
2023/04/03

2022年12月底,台積電宣布開始研發2nm芯片制造工藝,這意味著過不了幾年,我們就可以使用上2nm芯片了,是不是很期待。

但實際上2nm芯片也已經研發成功,只是沒有量產。

那麼問題來了,2nm芯片究竟有多強?量產有多難?

2nm芯片研發成功

2021年5月,IBM宣布成功造出全球首款2nm芯片,當然只是在實驗室內。

那麼2nm芯片性能究竟有多強呢?

在性能方面, 這顆2nm芯片比現在的7nm高出45%,功耗下降75%,晶體管密度達到了每平方毫米3.3億個。

什麼概念呢?相當于人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,擠下了500億個晶體管。這樣的密度達到了台積電5nm的兩倍。

2nm芯片可以應用在哪些領域呢?

智能手機、電腦、自動駕駛、數據中心、可穿戴等等,這些領域一旦使用上2nm工藝的芯片,那麼在性能方面將實現飛躍式發展。

智能手機性能大幅提升,待機時間更長,速度更快。過去能刷5小時的視訊,現在能刷8小時,甚至10個小時。

自動駕駛方面,強大的算力讓AI更強大,或許現在你認為自動駕駛水平一般,當使用上2nm芯片時,你會發現自動駕駛起步、倒車、入庫一氣呵成。

2nm芯片應用在數據中心,除了性能大幅提升外,最關鍵是能夠大幅降低能耗。

全球能源消耗中,1%被消耗在數據中心上,并且能耗還在快速增加。如果使用2nm芯片的話,這些能耗將明顯下降。

性能提升、功耗下降、晶體管數量增加,似乎都在人們的意料之中,但實際上2nm芯片制造工藝極其復雜,甚至被稱為「不可實現」。

芯片界有一個不是自然規律的定律,叫「摩爾定律」,是由英特爾創始人戈登.摩爾提出的。

摩爾定律指的是當價格不變時,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,約每隔18-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,性能也將提升一倍。

摩爾定律誕生于1965年,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了,芯片進程也的確按照摩爾定律在更新迭代。

到了2017年時,7nm芯片量產,很多專家就斷言7nm是摩爾定律的終點,將會終結摩爾定律。

因為7nm芯片不僅僅是挑戰光刻工藝,更是挑戰物理極限,但ASML研發的EUV光刻機成功的勝任了該任務,讓摩爾定律繼續延續。

到了5nm、4nm、3nm工藝時期,「摩爾定律終結」的聲音不絕于耳,但在ASML與台積電的配合下,硬是完成了任務。

如今IBM完成了2nm芯片的研發,再度把工藝難度、制程精度推上一個新台階。這個台階與之前所有的芯片都不同,因為 它采用了GAA晶體管技術。

GAA晶體管技術

在講GAA技術時,有必要科普一下晶體管。

晶體管就是一個類似于水龍頭的微型元器件,電流從源極流向漏極,柵極控制電流通斷。柵極的長度就是我們常說的7nm、5nm、3nm工藝。

電流是大量的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,當電流通道太小時,電子就會產生「躍遷」,從通道中逃逸出來。

當逃逸的電子過多時,芯片就會漏電,進而發熱,影響芯片的整體性能。

怎麼辦呢?

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教授想出了一個辦法, 就是FinFET(鰭式場效應晶體管)技術。

鰭式晶體管在通道兩側增加了一定的高度,這樣更有利于控制通道,同時還可以縮小柵極長度。

鰭式晶體管中,源極和漏極是在柵極做好之后直接在鰭上外延生長。此時由于柵極的阻斷,不會出現擴散層,也因此不會有短溝效應的問題。

這種技術最初被英特爾采用,后繼續擴大至台積電、三星、中芯國際等,目前除了三星的3nm工藝外,普遍均采用了場效應管技術。

但是,隨著芯片技術進一步發展,到了3nm工藝時,漏電的問題再度出現,怎麼辦呢?

GAA晶體管技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。

GAA 全稱 Gate All Around ,也就是全環柵型晶體管技術。

GAA比FinFET工藝更進一步,柵極和漏極不再是鰭片的樣子,而是變成了一根根 「小棍子」,垂直穿過柵極,這樣,柵極就能實現對源極、漏極的全面包裹。

看起來,好像原來源極漏極半導體是鰭片,而現在柵極變成了鰭片。

GAA技術明顯的增強了柵極的電流控制能力,使電子躍遷的機率進一步降低,也使3nm、2nm芯片變成了可能。

目前,多家公司研發了GAA解決方案,主要包括:

1、納米線技術,采用圓柱形或者方形的界面;

2、板片狀技術,將源極和漏極做成板片狀,并且堆疊多個;

3、納米環技術,就是穿透柵極的半導體為環形截面。

目前,在GAA技術方面, 三星最為激進,早在2022年6月,三星就官宣量產3nm芯片, 據悉三星的3nm工藝就采用了GAA技術。

三星的GAA技術叫MBCFET,屬于板片狀技術,比納米線技術更具優勢,性能功耗方面也更加出色。

據三星透露,MBCFET每個晶體管上堆疊了3條板片,板片厚度為5nm,板片之間的距離為 10nm,同時柵極長度為 12nm 等。

三星第一代3nm芯片性能比5nm提升23%,功耗下降45%,面積減少16%。第二代3nm性能提升30%,功耗降低50%,面積減少35%。

而台積電在GAA技術方面相對保守,3nm繼續采用FinFET工藝,工藝節點分為N3、N3E、N3P和N3X。

鑒于台積電在芯片制造的領先性,即便采用FinFET工藝,也超過了三星的水平。

台積電表示,2nm技術將采用GAA工藝,并且現在已經開始著手研究2nm芯片工藝了。

2nm芯片何時量產

2nm芯片性能強悍、功耗下降,為什麼不抓緊時間量產呢?因為技術難度太大。

首先,普通EUV光刻機根本無法制造出2nm芯片,需要進一步升級設備。

ASML表示目前正在研發新一代EUV設備—— 「NA EUV光刻機」,預計在2023年實現商用,將用于制造3nm、2nm工藝制程的芯片。

NA EUV光刻機鏡頭的 數值孔徑將達到0.55NA,能夠提供更高的光刻分辨率,可以將集成電路圖案進一步縮小1.7倍,晶體管密度增加2.9倍。

NA EUV光刻機將會是史上芯片處理速度最快,效率最高的,它龐大的體積有一輛公共汽車那麼大。

當然,效率、分辨率更高也意味著價格更高,據悉NA EUV光刻機價格將達到3億美元,比普通EUV光刻機翻倍。

然而,尷尬的是ASML并不能夠作出NA EUV光刻機,它需要德國蔡司、日本半導體材料公司的支持,否則NA EUV設備就是一場夢。

據悉目前EUV光刻機的鏡片都是由德國蔡司提供,鏡片的精度可以用苛刻來形容。

打個比方來說,普通浴室的鏡子放大到德國領土面積大小時,會出現一個2米高的凸起,而EUV鏡片只有2厘米。

所以要想把如此精密的鏡片,再提高一個數量級,那簡直是挑戰人類的極限。

所以,下一代EUV光刻機制造就成了關鍵的難點。

其次,芯片制造技術

台積電、三星、英特爾都有EUV光刻機,但英特爾還在10nm工藝擠牙膏,三星的3nm良品率不足50%,只有台積電實現了3nm達到了70%,甚至80%的良品率。

可見, 芯片制造技術同樣十分關鍵。

我們都知道光刻是芯片加工最重要的步驟,它通過光罩投影到涂有光刻膠的掩膜版上,再利用清洗液把曝光地方的膠體洗掉。

看起來很簡單,但如果要求重復幾千次而不失誤呢?是不是難度很大。如果精確度不斷提高呢?是不是更難?

所以,同樣的EUV光刻機,不同的工程師使用,效果也是不同的。

因此,大機率看2nm芯片制造工藝仍然需要台積電來突破,而這過程大概需要3年左右。

最后,半導體材料方面

2nm工藝需要更精密的設備,更先進的制造技術,對半導體材料要求也會更高。

半導體材料包括硅片、光刻膠、掩膜版、電子氣體、靶材、封裝基板、引線框架、樹脂、鍵合絲、錫球、以及電鍍液等。

這些材料同樣需要升級迭代。

就拿光刻膠來說,需要優良的分辨率、對比度,同時包括特定的敏感度、粘附性、抗蝕性、表面張力、存儲等。

這就需要添加特殊樹脂、溶劑、助劑、光劑、其他單體等等,各種添加劑配比是多少呢?這些添加劑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嗎?

這就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試驗,反復的研究,日本經過了幾十年技術沉淀才取得今天的成績。

再升級一次,又需要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和反復試驗。

總的來說,鑒于2nm芯片技術、設備、材料方面的難度,沒有3、5年時間,很難做到量產。

國產芯片技術

目前純國產芯片技術仍然處在28nm工藝,距離7nm都還有很長的距離,2nm根本看不到希望。

要突破7nm工藝,就首先要突破EUV光刻機和EUV光刻膠,單單是這兩個難題就需要耗費至少5—10年時間。

再加上芯片迭代時間,實現2nm芯片工藝國產化,估計要幾十年時間。

所以,以目前的現狀來看,國產芯片該做的是實現14nm、12nm芯片工藝的100%自主化。

因為12nm及以上工藝可以滿足80%的芯片需求,至少在工業、汽車、航天等領域不被卡脖子了。

完成12nm國產化之后,再考慮7nm及EUV光刻機,智能手機芯片暫時不需要考慮。

寫到最后

2nm芯片研發成功,性能翻倍,功耗大幅下降,但距離量產還有很遠的路。NA EUV光刻機、芯片制造工藝、芯片材料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解決的。

至于國產芯片,應該打造28nm純國產供應鏈,夯實14nm、12nm國產技術,確保工業、航天、汽車芯片不被卡脖子。

至于智能手機芯片,更新迭代速度太快,有時候放棄或許也是一種明智,您說呢?

愛妻心碎!61歲影帝認出軌「小三抱孩子上門」 坦言簽了失婚協議書「對象竟是他的外甥女」
2023/04/01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林志玲家暴風波發酵,知情人曝兩人已失婚,一年未互動遭男方嫌棄
2023/04/01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被丈夫寵愛23年!「從未做過家務」連內衣都是丈夫洗 丈夫被關後「她為夫還債3000萬」
2023/04/02
流浪貓因憂郁眼爆紅,如今被領養,眼神竟變化這麼大,還會微笑!
2022/12/26
貓奴必來參拜喵主持坐鎮「喵喵寺」到處都是奧嘟嘟貓
2023/02/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