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州界多水,水波揚也。」
一近3月,未等身動,心已到了揚州。
「煙花三月下揚州」
「十年一覺揚州夢」
「春風十里揚州路」
「人生只合揚州死」
她在唐詩里浸泡了太久,沾惹了一身酒香,稍一提起,便跌入一場醉夢中。
夢中春雨敲窗,瘦西湖畔氤氳,二十四橋被月色籠罩,還有一個著綠衫的揚州女子撐著油紙傘在深巷中疾走,欲去尋風流清俊的杜郎......
春天的揚州實在太美,那煙波千里,那瀲滟春潮,直叫人軟了心腸。
春回大地,誰能不憶江南,誰又能忍住不去瞧一瞧揚州呢?
千年一覺揚州夢
1935年,郁達夫曾給林語堂寫過一封勸告信,讓他醒了騎鶴下揚州的迷夢:
「你既然不敢游杭,我勸你也不必游揚。歐陽修的平山堂,王阮亭的紅橋,《桃花扇》的史閣部,《紅樓夢》的林如海,鹽商的別墅,鄉宦的妖姬,在上海做夢想想就好!」
他直言道,揚州之美,美得只剩下了名字,其余的早已隨著運河的落寞消散在前塵中。
揚州,她因運河而生,因運河而興,也因運河而衰。
再沒有哪座城市如她這般,將身家性命全系靠在「運河」二字上。
揚州,是屬水的,她身處江蘇中部,南臨長江,北望淮河。
公元608年,她遇到了欣賞她的伯樂——隋煬帝楊廣,從此便在歷史的舞台上風流了千年。
「隋大業四年,煬帝征發河北民眾百余萬,浚曹操所開白溝故道,開挖永濟渠,南達于河,北通涿郡,長達兩千余里,黎陽縣(浚縣)境內長百余里。」
彼時揚州之繁華可參照今日世界之紐約,商業集中于此,商人也云屯在這里,于是飲食起居,衣飾犬馬,名歌艷曲,才士雅人也隨之而俱興,所以有了要腰纏萬貫才能逛揚州者。
可到晚清時,西方文明的涌入,海洋時代的到來,與運河死死捆綁在一起的揚州迎來命運的當頭一擊。鐵路開后,揚州更是一落千丈。
排山倒海而來的大時代,震得揚州手足無措,她在很長一段時間緩不過神來的時候,便索性放平心態,活在當下。「淮左名都」已成過去,但「竹西佳處」仍在。
人們常說世事難料,又過了幾十年,當各個城市都鉚足了勁兒在國際舞台大顯身手時,被快節奏折磨得沒有生活的中國人猛然想起:
在江南,有一座城,還藏著古時舊夢,以及看不厭的春天。
煙花三月下揚州
公元730年,李太白繡口一吐,從此一句「煙花三月下揚州」就成為了眾人奔赴揚州的理由之一。
春日的揚州著實蠱惑人心,春風十里,垂柳斜斜,蕎麥青青。沿著護城河一路慢慢走著,感受微風拂在臉上的清涼,想一直走下去......
千百年來,揚州城沿著運河蜿蜒,柔柔媚媚地生著。
煙雨朦朧的三月,古運河的水面上飄蕩著古味的烏篷船,發出吱呀的搖櫓聲,緩緩蕩漾碧水,岸邊的柳枝長而嫩綠,裊裊娜娜......
因「瘦」得名的瘦西湖,湖呈狹長形,湖區大量的建筑皆是精巧的園林的藝術。
瘦西湖,就像是一個被「藏」得很好的大家閨秀,她極易害羞,常用薄霧作紗,遮住自己剛剛蘇醒的嬌容。
揚州以瓊花為盛,在春風的溫柔撫摸下,素雅的瓊花靜悄悄地開在瘦西湖兩岸,不招搖、不浮躁,暖陽打在上面,和湖光山色一起演繹了一幅大好春光圖。
在揚州城區西北郊,還有一株高大古老的瓊花樹,它倚墻而立,樹干約有丈余高。它是揚州最古老的瓊花樹,伴著春風,那些潔白的花朵似乎從歷史深處一路盛開而來········
大明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。
大明寺中部是主寺景區,西部是后花園,寺內還有鑒真紀念堂供參觀。登上大明寺東部的棲靈塔,可以俯瞰整個瘦西湖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