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經常說的一句話是「多一些思考,少一點隨意,你拍出好照片的機率才會更大」。那麼具體應該思考些什麼呢,今天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。
其實這個思考從拍攝前就開始了,而且主要是在拍攝前,所以本文重點就說說按快門前應該思考的10個問題。
這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,是讓你的拍攝精準化必須思考的問題。簡單的說,就是你為什麼要按快門?是這個畫面很美?很有趣?還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?總之,你要給自己一個按快門的理由,讓你的照片有準確的主題表達才行。經過這樣思考后你捕捉到畫面無論好壞,至少有你的想法在其中,而不是個連靈魂都沒有的電子垃圾。
主題確定下來后,接下來就是怎麼構圖了。首先要確定的就是主體,它是畫面的視覺焦點,這不僅關系到你的作品表達,也會影響讀者的第一印象。
除了主體外,畫面中的前景、背景是否雜亂等,這些也都很重要。畫面中從前到后都呈現清晰的效果,還是需要把前景或者背景以淺景深做模糊處理更好?這些細節都需要考慮清楚,一旦判斷錯誤,畫面就容易失焦,主體也沒辦法被凸顯出來了。
如果你畫面中存在一些多余的雜物或者路人,勢必會分散讀者對主體的注意力,從而影響作品的主題表達。比如你想拍攝一片干凈的海灘,如果畫面中有個寶特瓶,那就先撿出去再拍。如果有其他游客在畫面中,也可以等他們走后再拍,或者客氣的打個招呼請他讓一下。
如果以上辦法都行不通,那就嘗試改變拍攝位置或者角度來避開他們。若實在不能避免,那就用淺景深的方法,讓它們不這麼明顯,再通過后期做進一步弱化處理。
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地方,那就是不要貪多。如果畫面中有兩個被攝主體你都很喜歡時,切不可拍入一個畫面,建議還是分別拍攝比較好。
很多時候在拍攝一些人或物時,往往會因為畫面中的主體不夠大而顯得失色。所以,靠近一點,拍一個大特寫效果就會大不同了,往往能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長焦段的鏡頭,以縮短與被攝體之間的拍攝距離。
光線是攝影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,如若光線不足,拍攝到的畫面將失去大量細節。在拍照時,需要知道是什麼光線照亮了被攝主體?從哪個方向照過來?光線強度夠嗎?是否需要另外使用閃光燈或其他燈具補光?如果無法再補光,是提高ISO還是拉長曝光時間?是否需要上腳架拍攝等,這些問題都要想清楚。
另外,我們我們的拍攝位置和角度很多時候也會受到光線的影響。如果你想更好的表現被攝體的色彩,那就要保持順光或者側順光角度拍攝。如果想拍攝剪影效果那就得逆光或者側逆光拍攝了。
這也是一個容易被很多攝影愛好者忽略的問題,尤其是在拍攝海平面或有一些有地平線的景色時更顯得重要。經常看到一些攝友的作品無論景色、曝光以及對焦等都很不錯,但美中不足的就是水平線歪掉了。當然如果你是刻意傾斜畫面,并且能歪的有道理,那又另當別論。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把畫面拍正的效果更好。
同一個場景,采用不同的拍攝角度,效果可能會截然不同。想要創作出新穎獨特的作品,發現不同的視角是一門必修課。
比如下面這棵銀杏樹,看上去非常普通。
但換一個拍攝角度是不是就大不一樣了。
或許你對橫拍或豎拍已經有了一些既定觀念,比如拍景色就要用橫拍、拍人像就是要豎拍之類的。大部分情況下也是沒錯的,但千萬不要被這些觀念束縛。在拍攝一個場景時,不妨同時采取橫豎兩種不同的構圖方式拍拍看,然后去發掘其中不同的特色。
我們在欣賞一張照片時不可能只盯著主體吧,前景背景部分也都會去看。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也不能只注重局部,整體效果更為關鍵。
比如你拍攝一張環境肖像,背景應該虛化到什麼程度?虛化太少主體不突出,如果虛化太多背景中的一些信息又交代不清楚。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,但所有問題都應該圍繞作品的主題表達服務。
以上這些問題你都考慮清楚了,然后再按快門,這樣你拍出的作品才會更精彩。
這里是【手機攝影手冊】,我是楊濤,歡迎您的關注、點贊和轉發支持。最后還要感謝我愛人對我的照顧和陪伴。也預祝你在今后的攝影實踐中能多拍出滿意的作品。
如果你在修圖時也常面臨以下幾個問題:
1、對snapseed功能不熟悉,尤其對高階修圖技術不了解;
2、面對不同題材的照片很迷茫,不確定應該往哪個方向調整,只會盲目的套用各種簡單粗暴的濾鏡;
3、對于每個參數應該調整到什麼程度心里也很沒譜。
我的專欄很大程度上能解決你的問題。專欄通過大量不同題材的案例,詳細講解了snapseed這款軟件的各種高階用法,比如曲線和蒙版的應用,其中還有一些我獨創的修圖手法。
市面上你很難找到能給你講得既清楚又詳實的關于snapseed的課程了,觀看我的課程不僅能讓你學到系統的手機修圖技巧,同時還能提升你的審美能力,讓你逐漸成為一位手機攝影達人。 原價199,活動期間只需99,感謝您的支持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