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朝偉60歲了。
花甲之年,梁朝偉和以往一樣,選擇將自己「隱藏」起來。
尤其是不拍戲的空當,他習慣一個人宅在日本的家里「發呆」。
他會注意到屋外每天下午5點準時響起的兒歌廣播,也格外喜歡一個人出門在公交車上穿越城市,沒事就去海邊看看海浪,抬頭觀察天空云朵的形狀,駐足凝望水中的游魚。
來到日本20多年,梁朝偉不強迫自己學日語,那樣他便可以不與人交談,孤僻得近乎古怪。
他總是靜靜地躲在生活后面,在陌生的國度里,享受獨處帶來的自由,然后再將細膩的生活觀察,投射進不同的角色。
在他最滿意的《阿飛正傳》結尾那場戲中,雖然只有短短3分鐘,但他呈現的狀態卻是極致的。
《阿飛正傳》片段
出門前麻利地修剪指甲,整理完畢,臨走前順手將煙頭彈出窗外。
優雅的性感,撩人的額廢,精致到沒有死角的高級。
完美呈現的背后,是梁朝偉對「演員」的職業敬畏。
導演李安提起梁朝偉時說:「相見恨晚,他是一個導演的夢想。」
好友張叔平形容他是「一個比較隱藏的人,喜歡把自己蓋起來」。
這份對自己、對世界的清醒,救贖了他,也成就了他。
演員是靠作品與這個世界對話的。
梁朝偉對表演的熱愛,由來已久。
1984年,梁朝偉在群星云集的TVB脫穎而出,躋身「無線五虎將」。
他是最小的一個,也是最早紅的一個。
此時,他主演的《鹿鼎記》成為爆款,一時間「無人不知韋小寶」;緊接著又爆了一部《新扎師兄》,「無人不識張偉杰」。
《鹿鼎記》劇照
電視上,觀眾看到的梁朝偉是古靈精怪、口若懸河的, 但私下里,他卻深陷抑郁的困擾,無法自拔。
這時,一個叫林麗真的女人走進他的生活。
林麗真早年是TVB的監制,她從藝訓班中選中梁朝偉主持兒童節目《430穿梭機》。
林麗真學過心理學,在梁朝偉入行之初,給了他很多開導。
當時被抑郁折磨的梁朝偉,會偷偷地躲在恩師林麗真的辦公室里哭。得知此事后,林麗真告訴秘書「無論我在什麼地方,開什麼會,你都要把我找出來,我要和梁朝偉聊聊天」。
這份恩情,梁朝偉記了一輩子。
此后的30多年里,梁朝偉拍了將近30部電視劇和電影。在網絡不發達的年代,他都會把錄影帶寄給林麗真。
時間不語,答案自明。
在不斷試鏡中,梁朝偉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。但隨之而來的,是超負荷的工作量。
最忙碌的一段時間,他平均每天工作18小時。在7天嚴重睡眠不足的情況下,搖搖晃晃走進片場,眼睛因為干澀不停流淚,導演不得不暫停2小時讓他睡覺。2小時后,一切如常。
這樣的效率,也造就了梁朝偉對表演工作的運籌帷幄。
梁朝偉說:「進入鏡頭前,我起碼會給導演90分,因為不想浪費時間,這是演員應有的修養。」
而要做到90分,是一個「自虐」到極致的過程。
拍《色戒》時,一段走路的戲突然被他叫停,只因為剛剛那個鏡頭他走出了周慕云的姿態,而非易先生的步伐。
《色戒》片段
拍《一代宗師》時,他為了演葉問,每天練詠春拳3小時,一練3年。
3年后,作為詠春拳前輩的狄龍對他說「我在你眼里看到很自信」,他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地。
《一代宗師》片段
拍《無名》前,他推測自己飾演的何先生是1900年生人,便找來那個年代的歷史資料精讀。
《無名》片段
《風再起時》短短幾分鐘的鋼琴片段,他花了3個月時間,每天練習8小時。
《風再起時》片段
梁朝偉的「高敏感」,讓他得以精準地演繹每一個角色,也因為這份敏感,他塑造的角色,獨一無二,無法超越。
5次斬獲金像獎影帝,留下提名必拿獎的傳說,梁朝偉的前半生,苦難與輝煌相生,低谷和榮耀并存。
不久前,梁朝偉獲第80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。
在接到消息時,梁朝偉十分淡然:「我希望與我合作過的所有電影人一起慶祝這個獎項,這個獎項也是對他們的致敬。」
命運給了他痛苦的體質,卻沒有把他「趕盡殺絕」,而是在此后的歲月中,給予他不曾想到的榮光。
梁朝偉的童年,充斥著父母的吵架聲。
他原本不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,但每日酗酒的父親、被爭吵充斥的每一個夜晚,讓他害怕到只能把臉埋在被子里,偷偷地哭。
之后,父母離異,父親從此幾乎消失,母親獨自撫養他和妹妹。他不記得父親離開的具體年份,只能模糊說出「那時我一定不到10歲」。
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,失婚算是十分少有的事情。對于生性敏感的梁朝偉來說,自己沒有爸爸,是童年生活的一個黑洞。
本來,他也和其他男孩一樣調皮搗蛋,打架、作弊,每學期都叫家長。
自從父母失婚,他就變了一個人。
他越來越少說話,甚至很少哭,變得壓抑而沉默。
縱使母親偶爾會帶他去游樂場玩,但年幼的他一點都不快樂。
治愈他的,是電影。
從6歲起,梁朝偉就跟著媽媽和親戚去影院看各種不同風格的電影。在影院的120分鐘里,他可以暫時從壓抑中逃離。
長大后,電影依然是他唯一的愛好。
每個周末,他都會和同學一起去尖沙咀看電影,兩人窮得只能分一杯可樂,卻看得津津有味。
15歲那年,因為貧困,梁朝偉國中畢業便開始在社會上謀生。他做過報童,也推銷過電器。
陰差陽錯地接觸到表演,是梁朝偉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。
最初10年,他在商業片里摸爬滾打,成績斐然,但痛苦始終如影隨形。
「可能因為我比較悲觀,永遠看不到自己好的地方在哪里,永遠只看到自己的缺點。」
那段時間,他瘋狂拍商業片,試圖論證自己的演技。
但事實上,慢熱的性格,并不匹配商業片的快節奏。往往他還沒跟劇組的人打成一片,戲就拍完了,他又要轉身迅速進入下一個角色。
他不是精明圓融之人,執拗,一根筋。
久而久之,戲越拍越多,梁朝偉越來越痛苦。
1989年,他開始試水文藝片《悲情城市》。抱著改變的心態,梁朝偉卻發現結果南轅北轍。
《悲情城市》海報
自己的表演和其他非專業演員格格不入,不夠真實自然,技巧太多,表演痕跡太重。
水土不服,還是痛苦。
母親看哭了的角色,在他看來卻是「非常不滿意」。
「開始失去對表演的興趣,很辛苦,不開心,心灰意冷。」
不期而遇的瓶頸期,成為梁朝偉無法逃避的問題。
在一個很奇怪的時刻,他遇見王家衛。
1990年,王家衛邀梁朝偉參演《阿飛正傳》。第一次合作,王家衛對梁朝偉毫不客氣。
有一場戲,王家衛讓他吃梨子。他一直吃,王家衛一直不滿意。
後來追憶此事,王家衛說「就拍了十幾次吧」,梁朝偉立即糾正「是27次」。
那次「刑罰」一樣的操作,令梁朝偉備受打擊。當時,在場的演員除了他頻繁NG,其他人基本很快就過。
對于一個極度敏感的人來說,心理壓力不言而喻,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吃演員這碗飯。
回家后,梁朝偉開始打掃衛生,吸塵、拖地、擦玻璃。
一邊打掃,一邊流淚。
《阿飛正傳》劇照
極致沉默,換來頂級榮耀。
1991年,《阿飛正傳》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包攬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等5項獎項。
彼時,梁朝偉才意識到:
王家衛是「故意」為之,要的就是打破梁朝偉的自信,卸掉他背負的職業演員包袱,還他一個真正的自我。
之后的20年,梁朝偉成了王家衛的御用男一號。
但在2018年6月,王家衛卻發了一條微博:
「多年前有一位朋友把梁朝偉托付給我們,多年之后我們把梁先生完美地交還給她。一段光榮的歷史,我們不負所托,非常圓滿。」
這位「朋友」,就是劉嘉玲。
1988年,梁朝偉與劉嘉玲彩排舞台劇《花心大丈夫》擦出愛的火花,開始了長達20年的愛情長跑。
2008年,兩人完婚。
這段長久的親密關系治愈了梁朝偉的童年創傷,也撫慰了他長久以來的孤僻。
兩個人的日常相處,堪稱娛樂圈典范。
梁朝偉好靜,喜歡獨處,看云觀海,閑來無事修剪花園里的樹。
劉嘉玲好動,大大咧咧,是聚光燈下的「嘉玲姐」。
他任性,動不動就要突然買票去紐約中央公園看雪景。
家里裝修房子,他不管不問,拎著小箱子就出門旅行。
而劉嘉玲會包容和理解他的孩子氣,妥善安排兩個人的日常起居。
一次節目上,劉嘉玲表情豐富地吐槽「他是完全不理這些事情的」。但是很快,話鋒一轉:
「他忍受我很多,我也忍受他很多」。
她懂得他的好,保護他。
她對梁朝偉獲獎無數的《無間道》持有自己的態度,覺得他沒有完全演好:
「他出戲與入戲,我看得最清楚了」。
《無間道》片段
挑剔之余,流露出的又是對天才演員的羨慕與崇拜。
他也惜緣,關鍵時刻不會含糊。
2002年,劉嘉玲深陷「綁架事件」的輿論旋渦,《東周刊》刊登了劉嘉玲當年被拍的不雅照。
劉嘉玲十分痛苦,一度想要輕生。
梁朝偉始終陪伴左右,令她鼓起勇氣,主動面對輿論。
之后,很多香港演藝界人士聯合起來,一起幫她抵制無良媒體的侵害。
劉嘉玲淚灑現場:「我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堅強。」
自始至終,梁朝偉始一直站在她身后。
最長久的婚姻,大概如此,相互看見,彼此坦誠,絕對包容。
在紀錄片《人生半腰》中,主持人問梁朝偉:「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是什麼?」
梁朝偉笑得莫測:「沒有。」
出道40年,梁朝偉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就是做演員。40年里,他精雕細琢,認真演戲,始終對「演員」二字心存敬畏。
從大概兩三年前開始,他不止一次地說:「我想,這是我演戲的最后一個階段了。」
但是轉身,他又開始琢磨新的角色。
漫長歲月,讓他在安全區里越來越自如,但就在這樣的時刻,他慢慢從安全區里走了出來。
走向屬于自己的自由之地。
參考資料:
1、最人物:《出道40年,梁朝偉又變了》
2、最人物:《梁朝偉的痛》
3、記者觀察:《梁朝偉的故事,會爛尾嗎?》
4、人生與伴侶:梁朝偉與劉嘉玲,因為懂得所以寬闊
作者: 今夕何夕,但遇良人,山水一程。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與本平台無關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