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#
在傳統的認知中,野外釣魚時一定要根據地勢來找釣點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,但是呢,我們進入夏天之后,因為水草滋生的茂密,完全遮掩了近岸地形,想要看清楚近岸的地貌特征,必須得用鐮刀將水草清理一下,這在無形中就給我們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。
所以入夏之后我們在尋找釣點時,就不能單純通過地勢、地貌、地形來確定是否適合垂釣,那麼在夏季我們應該遵循什麼樣的方法,來確定我們的釣位呢?答案是交匯處。
什麼是交匯處呢?就是兩個不同特征水域發生交集的時區域,被我們稱之為交匯處,比如我們以前在選釣點的時候,經常會提到的一個位置,深淺水交匯處,就屬于這種區域。
事實上我們在野外的水域垂釣時,所遇見的交匯處,遠遠不止深淺水這一種,還有以下這麼幾種,都是適合釣魚的好位置。
第一種、死水和活水的交匯處
所所謂死水,就是相對封閉的水域,亦或者是水流流速接近于0的水域。這種水域的溶氧條件很糟糕,往往底泥比較厚,魚口普遍較弱較差,尤其是到了夏季之后,氣溫越高水溫越高,魚口就越來越糟糕。
但是不管多封閉的水域,都必須有活水澆灌,那麼在活水跟死水的交匯處,溶氧相較于死水水域中間區域,就充沛的多,相應的食物也比較豐富,即便是進入了夏季的高溫天氣,選擇此處做釣點,依然會有非常不錯的魚獲。
第二種、緩流和急流的交匯處
所謂緩流,就是水流比較慢的區域,相應的,所謂急流就是水流流速較快的區域。在大多數野外水域,尤其是河流,渠道,江河,都會因為地形、地勢的不同,導致有些區域水流比較緩,有些區域水流比較湍急。
我們尋找到這種水流差異的交匯處,往往會發現,隨便打點窩料,不拘泥于什麼類型的餌料,就能很快的吸引魚群進窩,即便是高溫天亦或者是突然降溫的天氣,魚口都會非常不錯。
第三種、凈水跟渾水的交匯處
凈水,顧名思義就是干凈的水,渾水就是水色比較渾濁,能見度極低的水,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,是因為地形、水深不同,進而影響到水質的不同,這種情況常見于水域面積較大的湖泊、湖庫。
在近岸較淺的區域,因為水流的沖刷加上水草的影響,水色相對偏渾濁,可以視其為混水區。但是在較深的區域中,因為水位較深,水中的微生物、雜質含量較少,所以水色普遍比較清澈。而渾水跟凈水的交匯處,往往也是深水和淺水的交匯處。
選擇這種交匯處下竿,魚口普遍都不會太差,但是相應的,在這種區域選擇下竿垂釣,必須要考慮到釣點水深的變化,因為很有可能因為地形原因,窩料打下之后會滑落到更深處,導致釣點和窩點沒有重合,魚群進窩子了,但是我們怎麼做都釣不到魚。
第四種、大小水域的交匯處
任何野外的水域,大體上都是彼此相連又相互獨立的,在相連接處,要麼大水面流向小水面,要麼是小水面流向大水面。只有極少數的水域,會相連接在一塊,而這種大小水面的交匯處,因為水域面積的差異,會形成較大的流速差。
因為流速差異,就會導致水質渾濁,但是溶氧極為充沛,而且水草、水藻都很茂密。這種區域我們也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做進、出水口。選擇進、出水口區域水流較為緩慢的區域下桿做釣,魚口想差都難。
以上這4種交匯處,再加上一個深淺水交匯處,就是我們在夏季垂釣時,不用觀察地形、地貌,僅憑肉眼觀察就能確定的好釣位。
在這里,有一個相對淺顯的技巧推薦給大家,可以選擇帶一副偏光鏡。然后看向垂釣水域,水質較渾濁,還是較為澄凈,在偏光鏡的濾光效果下,不說一目了然,也相差無幾。屆時,我們只需要選擇好了所需的交匯處,清理出釣位,即可安心垂釣,漁獲可期自是必然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