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上春樹曾經說道:「不是所有的魚,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。」
誠然,你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,就無法做到感同身受。
翻看別人的朋友圈,最忌諱指手劃腳。
在你眼裡無足輕重的一條動態,可能是別人眼裡最值得留念的小幸福。
更何況,每個人都有發朋友圈的自由,你不想看完全可以屏蔽,不要隨意評價,冒昧指責。
某次,朋友小羊買了一隻MAC口紅,她心花怒放地曬到朋友圈:辛苦兼職了一個月,犒勞一下自己。
不到一分鐘,就有一盆冷水向她澆來。
有人在底下鄙夷地回復:「一隻100來塊的MAC口紅,也好意思曬到朋友圈?現在社會這麼不景氣嗎?也不嫌丟臉。」
小羊兼職攢下的大部分錢,都寄回家裡補貼家用。
她的孝心沒有人看到,卻因為一隻MAC口紅,無端被貼上「沒見過世面」的標籤。
一隻MAC口紅,對小羊來說意義非凡,落入別人眼裡,卻成了窘迫的證據。
一句漫不經心的話,可能成為別人心頭上永遠拔不掉的刺。
用外在的物質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,無疑是帶著偏見。
我們身邊不乏有一些人喜歡在朋友圈「曬秀炫」。
她們曬出一日三餐、曬出自己雞的娃、曬出和老公的恩愛日常、曬出辛苦考下的駕照、曬出稅後工資、曬出第一次坐飛機的場景、曬出第一次吃海底撈……
她們發朋友圈時,內心一定是非常雀躍的。
她們曬出來的那些小確幸,是人間煙火氣,是生存的動力,是自我療癒的方式……
而偏偏有些人,喜歡站在道德的至高點,指責她們虛榮心太強。
莎士比亞說過:「愚人自以慧,智者自以愚。」
越是愚蠢的人,看不慣的事情就越多,偏見也越大。
當你在圍觀別人的朋友圈時,請管好自己的偏見。
哲學家叔本華曾經這樣說道:
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,並非是事物的虛幻假象,也不是人們推理能力的缺陷,而是人們此前積累的偏見。
因為偏見,我們常常給別人貼標籤。
「牛排點八分熟的,一定沒見過世面。」
「身上有紋身的,一定不是好女人。」
「用拼XX的,一定是底層人。」
「看你發的朋友圈,就知道你月薪只有3000。」
「天天發心靈雞湯,你一定是矯情達人吧。」
比無知更可怕的,是偏見。
弗朗西斯·培根在《人生論》中說:
有的人喜歡對一切問題都永遠表示與眾不同的見解,而且百般挑剔,企圖抹殺其本質,以此來標榜自己具有獨特的判斷力。
其實這種人正如蓋留斯所說的「是一種完全靠詭辯來敗事的瘋子」。
有偏見的人越固執,他們往往越會輕易地做出道德評價,貶斥他人,拔高自己。
別人也不是傻子,當你用偏見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時,回報你的,只有對方的疏遠。
從此,你再也看不到對方的朋友圈。
《莊子.秋水》中有言:「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」
誠然,幸福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
各人有各人的活法,沒有標準答案,越是見過世面的人,包容性越強,不會隨意評價他人。
某次,我和大學同學苗苗趁著假期一起去旅遊,期間她翻開室友的朋友圈,剛好看到室友發了一張下田插秧的照片。
照片裡,她把褲腳捲到膝蓋處,雙腳踩在泥水里,面朝黃土背朝天,兢兢業業地勞動著。
苗苗陰陽怪氣地評價道:「沒見過世面的女孩,假期只能回家下田插秧。」
一瞬間,眼前的好友突然變得好陌生,我預感我們之間會漸行漸遠。
更過分的是,苗苗還在留言區譏笑室友:「這點破事你也發朋友圈?Low爆了,出來見見世面吧,可憐的孩子。」
我反問她:「你聲稱自己見過世面,那你分得清楚小麥和水稻嗎?」
她一時語塞,但還是嘴硬道:「反正她只會窩在小地方,未來也不會走多遠,我跟那沒見過世面的人無法溝通,先屏蔽了。」
苗苗優越感十足,讓我異常反感。
你覺得下田插秧苦不堪言,對方可能覺得甘之如飴。
無獨有偶,有人曾以「高人一等」的姿態,發表了這樣的言論:
有的人一輩子都在農田鋤地,一輩子沒有去過城市,沒看過長城,沒看過大海,沒看過金字塔,沒看過泰姬陵,沒吃過鮑魚,沒喝過燕窩,沒吃過壽司,沒喝過紅酒。這樣的人真是白活了,還不如不生下來。
有網友進行了反駁,字字珠璣,鏗鏘有力。
我沒有看過金字塔,但看燕子在屋簷築巢也很快樂,看金字塔一定比看燕築巢更快樂嗎?
我沒有看過泰姬陵,但一天辛苦完躺在田埂看夕陽也很快樂,看泰姬陵一定比看夕陽更快樂嗎?
我沒有吃過鮑魚,但吃小面也很快樂,吃鮑魚一定比吃小面快樂嗎?
我沒有喝過紅酒,但喝甜酒也很快樂,喝紅酒一定比喝甜酒快樂嗎?
你的快樂我不懂,但我的快樂你也未必懂。「
真正見過世面的人,認知層次越高,不會用自己的標準來丈量別人的快樂,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,不會輕易拿尺子衡量別人的幸福。
我曾經看到一個測試,節目組讓20個路人對戴上面具的嘉賓進行評論。
有一位女嘉賓這樣形容自己:28歲,單身,由于工作的原因,白天睡覺,晚上工作。
路人們根據她的打扮和描述,一廂情願地認為她一定是一個不正經的女人。
一聲聲謾罵接踵而至,女嘉賓雖有心理準備,但看到屏幕上那些不堪入目的評論,內心頓時下起了刀子雨。
真相揭曉,這個女嘉賓的工作是夜間看護,平時喜歡打扮自己。
路人們恍然大悟,但那些謾罵就像潑出去的水,再也收不住了。
人有千面,事也有千面。
看到這張照片你會想到什麼?你肯定會回答:這問題太簡單了,不就是一個老奶奶嗎?
但當你倒過來的時候,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美麗的少女。
你親眼看到的,未必是真相。
當你不知全貌,包容、口下留德就是最大的溫暖。
《大亨小傳》開篇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:
「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,你要記住,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擁有的優勢。」
朗朗乾坤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,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,你也許不理解,但可以試著去包容。
放下偏見,不輕易衡量別人。
放下優越,不輕易評價別人。
放下狹隘,不輕易給人貼標籤。
很多人用盡全力才過上普通人的生活,這已經是他們的成就和驕傲,他們用雙手創造的美好,已經值得別人為之鼓掌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