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集
視頻
老照片
娛樂明星
綜合推薦
植物
旅行風光
影視新聞
装修
軍事
酷車
大马新闻
老年生活
動物社
熱點新聞
奇趣
美妝時尚
插畫趣聞
奇聞趣事
生肖解析
搞笑故事
明星
「小鎮貴婦」成新寵:當年去北上廣奮斗錯了嗎?
2023/04/20

最近,「小鎮貴婦」這個詞火了。

這源于一位編輯刷到了小鎮貴婦同學的朋友圈后,動搖了她在大城市奮斗的決心。

身為都市麗人,在大城市打拼多年,可回家過年,卻發現早已輸給了老家的女同學。

這些小鎮貴婦生活富足,工作事少離家近,早婚早育,手里基本是3套以上的全款房產。

雖然她們購物、旅游很少去北上廣等大城市,但她們的消費能力,足以吊打十個北漂普通人。

她們會五萬買玉鐲,十萬買翡翠,還投資金器,最愛成箱購買貴價時令水果、生鮮海鮮……

當你還在為房租漲價、裁員降薪煩惱,或者掏空錢包,背負百萬貸款才住進老破小時,小鎮貴婦每天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卻是:「今天要如何娛樂?」

引得網友紛紛感嘆:「我月薪2萬,活得竟不如小鎮貴婦!」

于是,「小鎮貴婦」給了很多人一記精神暴擊。

她們開始動搖:「當初選擇北上廣,難道是我錯了?」

而這,恰恰是一直以來橫跨在年輕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——

你愿意選擇「大城床」,還是「小城房」?

十年前,被迫逃離

十年前,有個熱詞叫「逃離北上廣」。

但更多人的逃離,似乎充斥著一種無奈和被迫。

1984年出生的王曉楠,在北京待了五年后,還是選擇回到家鄉山東臨沂。

在北京生活期間,她換過好幾份工作,這份漂泊讓她一度沒有歸屬感。

五年時間里,她搬了十幾次家,每一次搬家就像是一場遷徙,讓她身心俱疲。

最讓她覺得辛苦的是,北京的生活成本太高了,每個月的工資除去房租和各種生活開銷,就所剩無幾,這是迫使她離開的最主要的原因。

「我好像怎麼努力,都沒辦法在北京看到希望。比如說擁有一套房子的希望、活得很踏實的希望。」每當想到這一點,王曉楠就會感覺很沉重。

最終,她還是在父母的幫助下,在老家買了房。

漂泊多年,她終于放棄年少時的夢想,過上了父母眼中的安穩生活。只是午夜夢回時,她偶爾也會想起在北京的日子,懷念那個曾想「仗劍走天涯」的自己。

相較于王曉楠的「回得去」,蘇果似乎進退兩難。

1983年的蘇果,出生在山東煙台蓬萊的一個小村莊。北京大學的本碩,還有國外的雙碩士學位加持,她無疑是農村大學生里的佼佼者。

2011年留學回國后,為了解決北京市戶口,她幾經輾轉找到了一家媒體單位。

然而,因為在國外少呆了近2個月,不滿360天,她與北京戶口失之交臂。

早已結婚的她不禁擔心:孩子的戶口怎麼辦?

由于蘇果夫婦都沒有拿到北京戶口,孩子出生后戶口只能落回老家,未來還要面對上學和異地大學聯考的現實問題。

這一度讓蘇果感到十分焦慮。

而2013年,應屆畢業生留京指標只有1萬個。

蘇果不由得陷入迷茫:要不要回老家生活?可是如果回老家,這麼多年的奮斗,真的說舍就舍嗎?

「我現在既拿不到北京戶口,也享受不到農村的‘地票’,兩邊的福利都享受不到。」

像蘇果這樣的「小鎮做題家」還有很多,現實迫使他們成了一群兩邊都靠不上的新城市人——「雙漂」族。 

即使到了2022年,北京積分落戶指標也是少得可憐,12萬人要去爭那僅有的6000個名額。

所以,盡管有些人已經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,但在北漂近20年之后,仍然沒逃過那道攔路虎:北京戶口。

沒有戶口,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歸屬感;沒有戶口,就意味著孩子大學聯考還是要離開北京。

歸屬感,正在成為一線城市許多農村高學歷人才精神世界的空白區。

于是,極少數人像王曉楠一樣早早地回到家鄉,更多人卻像蘇果一樣,留在大城市苦苦掙扎。

容不下的城市,回不去的家鄉,漸漸成為年輕人的「夢魘」。

十年后,主動回撤

如今十年已過,網絡的飛速發展,似乎給了年輕人更多的可能。

「我覺得這不是一種逃離,而是一種選擇。」

同為80后的林瑩畢業后,也選擇了回家鄉。

但是與王曉楠的逃離、蘇果的糾結不同,她認為大城市和老家各有各的好,北京很好,但不適合她,她在意的是家的感覺。

留在北京,每天要擠早高峰,單位遠的話,每天光花費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就要好幾個小時。

為了碎銀幾兩,把自己整得疲憊不堪,這不是林瑩想要的生活。

于是,她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。

回到南昌后,除了生活節奏變慢,更讓林瑩慶幸的是,在母親生病期間,她能陪伴左右,照顧盡孝。

如果留在北京,這是肯定無法實現的。

其實不只是林瑩,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老家,一來能更好地照顧父母,二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節奏做事。

在《2021新一線城市Z世代青年消費趨勢報告》中,超七成人首選「生活悠閑、歸屬感強、煙火氣十足」。

這和人們以往的認知大有不同。

周蓉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,她喜歡安逸的生活,所以放棄北漂,回成都工作。

「找工作我最看重生活環境,選擇一座城市就是選擇一種生活。」

在成都,離家近、不加班,不用因為房價而透支自己的生命,還有很多時間去享受生活。

她可以逛最愛的春熙路,吃最愛的冒菜,一碗才十幾塊。

與北京的干燥大風相比,她更喜歡成都帶有泥土清香的濕潤空氣。

「不少人想先在北京掙大錢,再回老家定居,我一步到位。」

從林瑩和周蓉身上,我們可以發現,相較于十年前,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更喜歡追求簡單穩定的生活。

但年輕人選擇回到老家,并不代表「躺平」。

恰恰相反,有著高學歷的他們,在大城市「見過世面」后,在小地方工作也并不甘于平庸。

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,2020年全國返鄉創業人員為歷年之最,高達1010萬人。其中,主力軍是年輕人。

他們搞種植、賣特產、開直播等,忙得不亦樂乎,年輕人回老家創業已然成為一種新潮流。

湖北武漢的「95后」小伙柯進大學畢業后,選擇返鄉創業,如今已成為非遺傳承人。

年幼時,柯進的父親意外去世,家里還有一個天生殘障的哥哥,一家人過得極其貧困。

但柯進從不因家境不好就自暴自棄,他從小跟隨爺爺學習古法釀酒,一心想能多為家里貼補點家用。

大學畢業回鄉后,他更是全身心投入這門古老技法。

功夫不負有心人,2019年,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制作生態原漿酒技藝,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如今,這位「95后」小伙既幫家里脫了貧,還成了傳承手藝人,可謂名利雙收。

滄海桑田,十年巨變,曾經回不去的家鄉,如今已成為另類淘金地。

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用實際行動和家鄉「雙向奔赴」。

正如《兩會青年說》里的一位年輕嘉賓所言:「城市大小不能衡量個人價值,在小城市一樣可以發光發熱。」

那麼時至今日,是不是非要離開北上廣才是正確的選擇呢?

也不盡然。

不盲目離開,也不必咬牙死磕,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。

每種選擇,都是人生

有人算過一筆賬:

北漂N年,手里有100萬,在北京,要借款100萬,加貸款300萬,才能在五環買個70平方公尺的小房子,每月還貸1.5萬。還要省吃儉用還100萬的債,大致算下來,工資要在稅前3萬。

但如果在二三線城市,只需要50萬首付加100萬貸款,就可以買到市區100平方公尺的房子,月供4000。手中留有50萬存款,無借款。工資每月1萬綽綽有余。

換了是你,怎麼選?

答案本就不唯一。

有人喜歡安穩,有人喜歡奮斗,選擇「大城床」還是「小城房」?從來都不是一個孰是孰非的問題。

就像紀錄片《中國青年》中的另一位被采訪者李小龍,他還是選擇留在大城市。

「我在北京最大的收獲就是眼界比以前開闊了。」

在北京的日子,李小龍學會了自立,讀書也多了,對未來也有了自己的規劃。

比如:每年要學習新技能以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,薪資收入要逐年增加等等,他對自己都有要求。

他喜歡記賬存錢,業余時間還通過寫稿賺外快。

每當流動資金超過1000,他都會存起來,看到賬戶里的錢一點點變多,他感到無比的滿足。

他最大的目標就是過年回家帶1萬塊錢給母親。

和林瑩、周蓉的喜歡安穩不同,李小龍特別喜歡目前的生活狀態,覺得趁年輕,就應該在外面多闖蕩。

他堅信:「不管在北京多苦多累,最后一定是有收獲的。」

就像《三十而已》里的王漫妮,畢業后留在一線城市上海。沒房、沒車、沒男友、沒背景的她,想要在大城市生存下去,只有靠「拼」。

滬漂8年,關于這道「去留」的選擇題,她也做過。但最后她還是選擇留在大城市繼續拼搏,期待未來會有更好的生活。

在她的身上,我們找到了為什麼無數年輕人要選擇留在大城市的答案。

他們寧愿忍受當下的不容易,也要堅定地留在大城市,勇敢地追逐夢想。

「沒有哪座城市,哪種工作,可以定義你去實現自我價值的標準。」

對于他們而言,回到家鄉反而缺少適合自己的平台。

而那些離開的人,也各有各的精彩。

有位網友說了自己身邊的一個例子:

他有個朋友生活條件不錯,工作也很穩定,很早就在北京買了房。

前兩年,他看準時機,在房價巔峰時,毫不猶豫地賣掉了北京的房子。更出乎意料的是,他還辭了職。

然后回老家開了個公司,找了個風光秀麗的地方租住下來,生活完全換了一種畫風。

很多人開始并不理解他為什麼要舍棄大都市的生活。但後來,看著他每天不用為了碎銀幾兩起早貪黑,而是遠離塵囂地享受慢生活時,似乎理解了。

同樣,在北京某企業做到中層的雪靜,在而立之年,辭職回老家,開了家素食餐廳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後來,她又去藏區做了支教老師。在這里,她選了一個風景極好的地方,開了家民宿,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夙愿。

「抬頭就能看到雪山,大自然讓我內心寧靜。」她很享受這種藍天白云、喝茶看書的簡單生活。

在大城市里的朋友們也很羨慕她,因為她過上了他們向往已久的「詩和遠方」。

所以說,并不是所有離開北上廣的人都是過不下去的,也有人愿意換個地方,換種活法。

在《奇葩說》中,陳銘說過這樣一句話:

「小城市也有拼得稀里糊涂的,大城市也有天天混吃等死的。人生是你自己選的,不是由位置選的。」

不逼迫年輕人去做選擇題,而是把選擇權交還到他們自己手中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如果大城市有的是機會,那就去闖蕩。如果在合適的時候,也可以回到家鄉,干一番自己的事業。

大城市也好,小城鎮也罷,無論走或留,無論在哪里,都有實現夢想的人。

只是在做選擇前,不妨先問問自己:我到底想過哪種生活?

就像那句話說的:

「不再想是否該逃離北上廣時,才是真正的成長。」

作者:剝開的四季豆。來源:砍柴書院(ID:kanchaishuyuan),閱讀和寫作是一種力量,不限于表達自我,也不止于賺錢養家。

愛妻心碎!61歲影帝認出軌「小三抱孩子上門」 坦言簽了失婚協議書「對象竟是他的外甥女」
2023/04/01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林志玲家暴風波發酵,知情人曝兩人已失婚,一年未互動遭男方嫌棄
2023/04/01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被丈夫寵愛23年!「從未做過家務」連內衣都是丈夫洗 丈夫被關後「她為夫還債3000萬」
2023/04/02
流浪貓因憂郁眼爆紅,如今被領養,眼神竟變化這麼大,還會微笑!
2022/12/26
貓奴必來參拜喵主持坐鎮「喵喵寺」到處都是奧嘟嘟貓
2023/02/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