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最近判決的一起原配故意殺人獲刑6年的案件,發人深省。
故事還得從之前說起。
上海的吳女士與丈夫相識于微時,經過夫妻倆多年的打拼,後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也實現了財富自由。
吳女士先后和丈夫生了3個孩子。
本以為有了良好的經濟條件,又有了乖巧可人的孩子,人生已經很圓滿了,可令她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。
第三個孩子出生兩個月后,吳女士發現,丈夫出軌了公司女同事。
孕期出軌,對方居然還是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的員工。
吳女士心灰意冷,對婚姻徹底失望,她堅決提出失婚。
她的決定,遭到了公婆一致反對。
不僅如此,丈夫也在此時各種懺悔、挽留、承諾,上演了一出浪子回頭的戲碼。
為了孩子和家庭的完整,吳女士決定繼續維持婚姻。
然而,小三沒有上位成功,她十分不甘心。
她一方面屢次發短信、打電話挑釁吳女士,態度十分囂張,而另一方面她又不斷聯系吳女士的丈夫,藕斷絲連。
這些行為終于徹底激怒了吳女士。
她也以電話和短信回擊,一次次警告小三不要破壞她的家庭。
可在這時,她的丈夫像一塊木頭,不表態不發聲,優柔寡斷。
盛怒之下,吳女士購買了斧子和潔廁靈,沖到丈夫的公司,想給小三一個教訓。
爭執中,潔廁靈濺到了小三左眼,腐蝕性的液體灼燒著她的眼睛。
最終,導致小三左眼失明。
而吳女士,因為故意殺人罪,獲刑6年。
看完這個案子,我覺得十分憋悶。
雖然我不認為原配傷人的行為是對的,但小三破壞他人婚姻和諧的行為實在令人發指。
獲刑的原配,引起了網友的同情。
她一步步被丈夫和小三,逼上了犯罪之路。
她原本能理智離開,卻被丈夫虛假的承諾絆住腳,以為對方真的能夠迷途知返。
她一忍再忍,卻被囂張的小三一次次激怒,最終喪失理智,做出沖動的事。
有不少人替她惋惜。
作為婚外情的受害者,她卻身陷囹圄,無法參與孩子的童年,出獄之后,還不知道將面對什麼。
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——丈夫,卻完美隱身。
他出軌在先,拒絕失婚在后,與小三藕斷絲連,最后造成原配情緒失控釀下慘劇,這是案件最令人憤怒的地方。
正如這個案件沖上熱搜后,網友都是一致地支持要同時懲罰丈夫:
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以為能找個人遮風避雨,可是沒想到自己的風雨都是他帶來的。」
如果不是他管不住私欲,一個好好的家庭會這樣散掉嗎?
如果不是他拖泥帶水、藕斷絲連,原配會在沖動之下,做出后悔一生的決定嗎?
為人夫,他朝三暮四,卻害妻子鋃鐺入獄。
為人父,他做了最壞的示范,對3個孩子毫無責任心。
明明他才是錯誤的根源,現在卻能把自己擇得一干二凈,最后承擔這一切的竟然是自己的妻子,這才是這個案件最令人痛恨的地方。
我一直在思考,為什麼很多男人出軌后,寧愿看著兩個女人兩敗俱傷,也不愿放手,給一方自由?
在看了很多類似的事件后,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分析這些人的心理。
首先,是經濟層面。
在現代社會,婚姻,意味著男女雙方在經濟上高度融合。
買房、買車,收入變成婚內財產,結一次婚,就變成了利益共同體。
這背后,不僅僅是男女雙方的結合,還有兩個家庭的高度參與。
婚姻關系一旦破裂,意味著,不管從經濟上,還是從人脈、社會關系上,都要進行分割。
房子要分一半,婚內財產要對半分,婚后多年盤根錯節的人際網,也一時半會兒很難扯清楚。
這也是為什麼,很多男人即使出軌成性,被發現時也只是懺悔,而不是果斷失婚。
你看,某明星出軌多年,但是他在節目里說過,財政大權是妻子掌管,房產證也是妻子的名字。
失婚對他來說,就是扒層皮,他怎麼舍得?
名人如此,普通人更是這樣。
心理學上有個詞叫「損失厭惡效應」,人在面臨讓自己重大利益損失的決策面前,一定會選擇拼命保住利益。
他寧愿去傷害兩個女人,也不愿放下自己的貪念。
其次,就是追求甘蔗兩頭甜的心態。
我先講一個故事吧。
一個書生,有家有室,為了考科舉,搬到了郊外的小屋。
某天夜里,他房間來了一個美貌狐妖,仰慕書生的才華,想與他夜夜做伴。
此后,書生夜夜等著狐妖前來,甚至想化作青煙,跟隨狐妖一起去了。
一天,狐妖哭哭啼啼,說自己修行不夠,白天不能化成人形,需要一碗人血才能變成人。
書生說,別說一碗血,就是給你十年壽命,我也舍得,只是不知你要化成人形干什麼?
狐妖說,這樣就可以日夜與你相守,為你洗衣做飯,生兒育女啊。
書生一聽,這不是和我妻子現在做的事一樣嗎?可我就喜歡這樣縹緲和神秘的感覺啊,你還是不要變成人了!
這個故事,不正是一些出軌者的真實想法嗎?
他們比誰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原配就當好原配的角色,小三就當好小三的角色,他什麼好處都想要,什麼好處都想占。
最后,我想說的一點就是:他其實真正愛的是自己。
網友曾經有一句話說得一針見血:
80%的男人,在求愛時,是沒有經過大腦的。
但80%的男人,在考慮和原配結婚時,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
那些出軌后不愿失婚的男人,歸根結底,其實是有更深度的考量和權衡在里面。
并不是說對原配還有多少愛情,一個能出軌的男人,最愛的只會是自己。
這里面說的考量,指的是家庭責任、社會信譽以及對孩子的情感,即使不那麼愛自己的妻子,但對孩子還是有感情的。
而且為了小三失婚,會令男性的社會信譽大打折扣。
人說到底,還是社會性動物。
如果一個男性負了原配,虧欠了孩子,讓小三上位,周圍人的指指點點,都足以讓人「社死」。
除非那個小三,對他確實有著非常高的價值,讓他可以冒這個險。
《蝸居》里,宋思明不愛海藻嗎?
我想是有感情的。
可是,他不愿失婚娶海藻,甚至在妻子提出失婚的時候,他厚顏無恥地說,在我心里,沒人能取代你的位置。
他并不愛自己的妻子,但他需要一個人來充當妻子這個角色,需要一個人為自己的前途做保障。
說到底,那些出軌而不愿意失婚的男性,大多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。
千萬不要以為一個男人嘴上說愛,就會放棄一切跟你在一起。
實際上,他們心里永遠有一桿秤,秤的這頭,是你以為的所謂愛情,秤的那頭,是他利益和親情糾纏在一起的種種關系。
孰輕孰重,他們心中比誰都清楚。
那麼,對原配來說,遇到這樣的倒霉事,該怎麼辦?
當然不是逞一時之快,去傷害小三,把自己也搭進去。
之前有一則新聞:原配暴打小三時拍下視訊,導致小三被網暴后跳樓身亡,最后原配鋃鐺入獄。
廣西一名女子,也因為丈夫婚外產女,對小三和私生女潑硫酸,她最終可能面臨8—10年有期徒刑。
她們原本都是丈夫出軌的受害者,卻生生把自己變成施暴者。
其實,她們的矛頭真正應該對準的,是那個犯了錯的男人。
婚姻不易,面對丈夫的不忠,原諒或是離開,都是自己的選擇。
如果一旦選擇原諒,維持婚姻,那就要做到徹底忘掉這件事。
因為你一次次撕開傷口,用這件事去攻擊對方,時間久了,換來的不會是對方的愧疚,而是厭煩。
到最后,你忍著傷痛維持的和平,最終也會撕破臉皮。
而如果你選擇不原諒,那就要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的利益。
婚姻咨詢師蘇悅講過一個例子。
原配發現丈夫出軌,沒有去毆打小三,也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。
趁著丈夫最愧疚的時候,原配提出要得到自己的信任,就要把婚前財產轉給孩子,婚內財產都給自己保管,每月工資上交,簽署婚內協議。
男人因為內心愧疚以及維系家庭的需要,同意了。
而在掌握了家庭絕大部分經濟大權后,她對丈夫的情感需求幾乎消失了。
有了錢當底牌,這段婚姻要不要,全憑她的心情。
如果婚姻留不住,至少錢要牢牢把握在手中,大大方方談錢,明明白白地算賬,為自己和孩子爭取利益最大化,這才是對付出軌者最好的辦法。
來源:全景視覺
爭取該爭取的,守護該守護的。
那些愛與不愛,遠遠不如實實在在握在手中的東西。
畢竟,那才是你和孩子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◇ 參考來源:
視訊號@齊魯晚報威海融媒
作者:桌子,身高1.85米,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。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。三觀比五官更正,思想比套路更深。新浪微博@桌子的生活觀 ,個人微信公眾號:桌子的生活觀(ID:zzdshg)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