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相信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聽說過「安全快門」這個概念,也都知道它是鏡頭焦距的倒數,比如你的鏡頭焦距是100mm,那麼安全快門就是1/100秒。我們在手持相機拍攝的時候,只要快門速度不慢于安全快門,就可以避免手震的影響,從而拍出一張焦點清晰的照片。
真的是這樣嗎?
我覺得除了安全快門之外,你還得考慮以下幾方面的情況。
如果你持機的姿勢都不對,即便使用安全快門也難免會把照片拍虛掉。那怎麼樣持機才算正確呢?
1、持機的正確姿勢
無論是站立、坐下還是跪下,持機的正確姿勢都應該是:
(1)右手緊握相機一側的握手位,食指輕觸快門鍵,以備隨時拍攝。
(2)以左手手掌托住機身底部,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機來穩定鏡頭。
(3)兩手上臂緊貼身體,盡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并向身體靠攏。千萬不要聳起雙肩。因為長時間用聳起雙肩的姿勢拍攝,雙肩關節會出現疲勞感,更難穩定相機。
(4)垂直握持相機拍攝時,一般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,也要注意左臂緊貼身體。
2、站立或坐下攝影時的注意事項
(1)站立攝影時,雙腳宜微張,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,以便將整個身體的重量平放到雙腳上。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體作為依靠,例如背靠樹干或墻壁等,則效果更佳。
蹲姿的拍攝姿勢,主要用于拍攝人像的全身照,或者是低矮花草的近景拍攝。需要注意的重點是右膝跪地時,可以將左臂放在左腿上以保持平衡,縱使拍攝時間比較長的狀況下依舊可以保持平穩。
這里包括攝影人的運動,比如邊走邊拍,也包括被攝人的運動,比如拍攝奔跑的孩子。這些情況下很容易把照片拍虛,需要在安全快門的基礎上再次提升快門速度。如果你用的是100mm鏡頭,那麼我建議快門速度至少要在1/200秒以上。
當然如果運動速度過快,比如拍攝飛鳥,那麼快門速度還要繼續提升,具體提升多少還要根據當時的光線情況以及拍攝距離而定,建議在1/500秒——1/2000秒。
有些相機帶有機身防抖,有些鏡頭也有防抖功能,如果你的器材也具備防抖功能,那麼極端情況下,比如現場光線比較暗,為了得到更充足的曝光,快門速度也可以適當的低于安全快門。
微距拍攝因為主體已被放大很多倍,只要鏡頭有輕微的抖動就會很明顯地從照片中看出,所以安全快門并不適用于微距的拍攝。
就是你拍攝的照片只是用來發朋友圈還是需要打印出海報大小, 所輸出的畫面大小也是關鍵要素。
現今單反相機像素動輒千萬乃至上億,就算用安全快門拍攝,在100%放大來看也有可能看到畫面有輕微震動。 如果你想輸出一張海報或更大的照片,傳統的安全快門也是不夠用的,提升一倍則更為安全一些。
一個有趣的現象是,我們一邊追求高像素和高解像的相機及鏡頭同時,但大多數攝影人的輸出媒介卻只在網上發照片,而大多數觀眾也是用手機來看社交媒體。所以安全快門的安全性問題的答案就有點矛盾了。如果僅以手機來看照片的話,即便有輕微手震我們也是不易發覺的。
越是高解像的攝影器材對于手震越敏感,從這個角度看傳統安全快門其實已經不安全了,但因為大多數攝影人輸出照片都是小尺寸,所以在大部份的情況下這個手震問題幾乎可以忽略,那麼傳統的安全快門又算是安全的了。
總結一下,安全快門都只是一個參考值,實際情況會因為攝影環境、器材性能、操作相機的人以及照片用途等因素而不同。
建議你做一個試驗,用安全快門值作一個起點,然后用不同焦距進行手持拍攝,最后再100%放大觀察這些照片,這樣你就可以得出一個專屬于你自己的個人化安全快門數值了。
這里是【手機攝影手冊】,我是楊濤,歡迎您的關注、點贊和轉發支持。最后還要感謝我愛人對我的陪伴和照顧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