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集
視頻
老照片
娛樂明星
綜合推薦
植物
旅行風光
影視新聞
装修
軍事
酷車
大马新闻
老年生活
動物社
熱點新聞
奇趣
美妝時尚
插畫趣聞
奇聞趣事
明星
生肖解析
搞笑故事
每3秒就有一人確診!中國超1000萬人患病:無法治愈且正在年輕化
2023/04/25

曾看到知名科幻作家韓松的一條微博,讓人倍感唏噓:

「今天從北大醫院回來,本來應該在宣武門下車,結果坐過站到菜市口了。

「連續第二天坐過站了。

「最近這樣的時候很多,坐反方向,找不到正確出口。」

看似絮絮叨叨的記錄中,我們不難發現,言語間卻夾雜著一絲難掩的落寞。

原來,韓松早就出現了中風的前兆,他曾說過,感覺大腦仿佛有大象在亂踩,而且經常說了上句想不起下句。

而他患上的,就是被稱作「溫柔絕癥」的阿爾茨海默病。

如今,電影里那些老人失憶的情節,正發生在每一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里。

時光流逝,年歲老去,在疾病面前,誰都無法享有特權。

有些創傷與苦痛,也并非離我們很遙遠。

有些愛咫尺之遙,卻最終成為人生遺憾。

前段時間,江蘇一小區四樓發生的一幕,令人心驚膽戰。

視訊中一位七旬老太太整個身子懸空在陽台外,僅靠兩根纖細的晾衣架在苦苦支撐,隨時都有墜樓的風險。

好在生死一刻,員警及時趕到,她才成功獲救。

據了解,這位老太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。

自從老伴去世后,家里便只剩下她自己。

當天,她覺得沒事干,想出去透透氣,誰知卻把窗戶當成了通往外面的門。

偏偏子女這時也不在身邊,差點導致危險發生。

正如網友所說:

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擁有成年人的行動力和破壞力,卻只有小孩子的思維力。」

當你無法像約束小孩這樣約束一個成年人時,就會明白這種病潛藏的危險有多大。

阿爾茨海默病,是一種起病隱匿、進行性發展的大腦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,也叫「老年癡呆」。

它出現得悄無聲息,會緩慢地對大腦功能進行破壞。

仿佛大腦植入了一塊橡皮擦,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擦去人們的「記憶」。

更為揪心的是,隨著病情加重,患者的認知能力、表達能力將逐步下降。

到了晚期,甚至還會導致言語功能喪失、生活無法自理。

據有關報告稱,平均每天有1370位老人因阿爾茨海默病走失。

全球每隔3秒,就新增一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。

中國目前已有超1000萬人確診。

更令人遺憾的是,自1906年發現阿爾茨海默病到現在,病因仍未明確,并且不存在有效根治的方案。

換句話說,這種疾病不可逆轉也無法終止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患者也并不像大眾假想的那樣,只是模糊了記憶,其他毫無感覺。

他們內心同時也在承受巨大痛苦。

在催淚紀錄片《人間世2》中,有這樣一幕令人揪心的畫面。

筆、鑰匙和一張10元紙幣,這三樣再簡單不過的物品,醫生卻不斷提醒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奶奶要牢記。

而奶奶一邊敲擊著自己的頭,一邊念叨著:「記牢,記牢,記牢。」

片中,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:

剛吃完飯,就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,喊著家人來送飯。

接杯水的時間,就在醫院里迷了路……

每一段丟失的記憶,隔著畫面,深深擊碎了每一位觀眾的心。

阿爾茨海默病,更像一個不動聲色的賊。

而那些被選中的人,沒有絲毫反擊之力,只能任由命運擺布。

面對變老的親人以及日后的老齡生活,人生的歸處深藏著對生命的敬畏,也有著對失去的惋惜與嗟嘆。

生活帶來的困擾,讓人猝不及防,而殘酷的情感體驗,更近乎雪上加霜。

阿爾茨海默病不再是一個人的病,更像一家人的病。

作為照護者,既要承擔應盡的責任,也要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艱難。

《新京報》曾做過一次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專訪。

患者的女兒王女士稱,自從母親患病后,父親什麼活都不干,七年的時間一直守護在她的身旁。

不論春夏秋冬,他每天都會為妻子打一杯她愛喝的豆漿,試圖喚回妻子消失的記憶。

父親的關愛,沒有將母親從舊時光中拉回來。

母親只是偶爾微笑,卻沒有其他回應。

與經濟壓力相比,如果付出得不到回應,相處成為一種折磨,再多的體貼照料,都將成為無法卸下的精神負擔。

失憶,只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冰山一角,在很多不為人知的角落,壓抑與隱痛充斥著瑣碎的生活。

不被看見的憂傷,不被理解的痛楚,遍布在一條條輕描淡寫的尋人啟事里,也暗藏在每一處洶涌的親情中。

真正讓人感到沮喪和痛心的是,那個陪伴你最久的人,遺忘的遠不止家的方向,他們還會忘記最愛的你。

別讓那些來不及說的愛,來不及陪伴的人,就這樣永遠消失在記憶深處。

趁時光未老,家人相伴,多陪在他們身邊,多體諒和關心你愛的人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知乎上有人問道:「什麼是家?」

網友點贊最多的回答是:

「有父母在的地方,就是家。」

寥寥幾字,卻道出了父母與子女間切不斷的情感紐帶。

還記得那位每天穿高中校服和母親視訊的31歲上班族男子嗎?

原來,母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后,堅持認為兒子還在上高中。

于是兒子每天按照高中的時間安排,準時穿上校服,向母親匯報「學校」發生的事。

某天,兒子的手機不幸丟失,撿到手機的人為了尋找失主,發現了母子倆的溫馨互動。

故事被曝出后,無數人紅了眼眶。

以前以為父母變老是一件很漫長的事,現在才發現,父母變老只不過是在一瞬間發生。

別再讓空留的遺憾,成為一輩子的缺憾。

據研究,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也正在年輕化。

不論是家人還是自己,想要遠離該疾病的侵襲,都應該努力做到這4件事。

1.合理飲食,為健康定投

有句話說得好:「運動是天然的健腦丸。」

選擇一項喜歡的運動,調節腦內神經遞質,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水平,重新開拓腦回路。

比如:散步,快走,跳繩。

同時,做到起居有節,幫助大腦有效清除代謝廢物,增強記憶力。

平日還要多補充牛奶、雞蛋、魚等優質蛋白,強化大腦機能。

此外,深綠色蔬菜富含的抗氧化物質,能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。

人生在世,與其追逐名利,不如守護好身體,這才是對家人最好的投資,也是幸福感的最大來源。

2.養成積極用腦的習慣

好習慣是人生的助力器,養成好的習慣,也是預防疾病的最佳手段。

譬如做智力游戲、下棋,這些腦力活動能促進神經元之間形成新連接,延緩病痛;

還可以學習一門樂器,增強大腦活躍程度,促使大腦建立新的神經連接;

掌握一門語言,也可以改善認知儲備,對衰老過程中的大腦功起到一定保護作用。

3.廣交朋友,保持社交參與度

建立良好的社交圈,不僅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和社會認同感,更重要的是,還可以主動調整認知,保持心理的健康。

社交參與度越高,人際關系越好,就越容易學會自我控制,調節負面情緒。

與朋友分享生活的喜悅,減少心中的煩憂,治愈漫長的孤獨。

4.放松心情,多開開玩笑

擁有好的心情,便擁有了改變一切的能量。

每當遇到困難時,那些解決不了的問題,撒不出來的氣,都會在心中郁結,誘發疾病。

放松心情,開個玩笑,給自己解壓,也是為自己降低患病的風險。

楊迪在綜藝節目《百川老朋友》里曾說過一句話:

「我們做兒女的,應該多邁近一步,不要吝嗇自己的愛。」

每個人到了晚年,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獨。

人生太短,短到我們來不及細想。

世事無常,很多事也經不起等待與蹉跎。

陪伴父母,千萬不要覺得來日方長。

喧鬧的節日里,買再多昂貴的禮物,不如多花點時間和他們聊聊天。

你費心養我長大,我慢慢陪你到老。

愿余生少一些遺憾和愧念,多一些惦念與溫暖。

越過山丘,縱然有一天你將我忘記,但你依然是我最深愛的人。

作者:有書多小胖,有書原創作者。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:有書(ID:youshucc)。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,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。轉載授權請聯系有書主編,微信:youshu925。

愛妻心碎!61歲影帝認出軌「小三抱孩子上門」 坦言簽了失婚協議書「對象竟是他的外甥女」
2023/04/01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林志玲家暴風波發酵,知情人曝兩人已失婚,一年未互動遭男方嫌棄
2023/04/01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被丈夫寵愛23年!「從未做過家務」連內衣都是丈夫洗 丈夫被關後「她為夫還債3000萬」
2023/04/02
流浪貓因憂郁眼爆紅,如今被領養,眼神竟變化這麼大,還會微笑!
2022/12/26
貓奴必來參拜喵主持坐鎮「喵喵寺」到處都是奧嘟嘟貓
2023/02/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