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騎士分享。說起國產的東西,貌似只有人民幣比較香,其他的一些工業產品很容易會被嗤之以鼻,尤其是我們的摩托車,在有些人的眼里就是一無是處。
當然這也不能一味的怪別人太勢利,誰叫它自己不爭氣呢?
但是這兩年的風向變了,隨著摩托車用戶群體年輕化的凸顯,一些高高在上的進口車型也不那麼吃香了,一度高調的它們也會有價格層面的下調和銷售策略上的轉變。
例如從去年開始本田的很多進口車型都在重新定價,并且是幅度不小的價格下調,而近日CM500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,官宣降價直接來到了1萬塊,這在前幾年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所以就有小伙伴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國產摩托車的崛起,迫使進口車做出了價格層面的讓步。
那麼真的是這樣嗎?
以本田CM500為例來看,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,但并不是主要誘因。
雖然目前市面上的CM風格車型有點多,它們當中也有具備平替潛質的車型,例如五菱的賽珀501就有這個實力。
但如果說是因為這類車型的出現,讓本田CM500有點慌不擇路可能并不客觀,雖然它們也有自身的亮點和誘惑力,不過還不足讓世界老大本田瑟瑟發抖。
因為在本田的戰略思維中,是不可能把弱者國產摩托車當成同級對手的,它更多會把這類車型看作是培育市場的棋子,最后收割就完了。
退一萬步講,以國產500cc巡航太子車現在的水平,還不足以和本田CM500正面對抗,雖然它們在動力方面不比原版差,甚至于配置還會豐富一些,價格也只有別人的一半不到,但是本田始終是本田,人家能將三流的東西調出一流的水平,這就是硬實力,你不得不服。
況且,這兩類車型的潛在用戶根本就不可能是同一撥人,能選CM500基本上不會去多看平替版車型兩眼,但選擇國產500cc巡航車的肯定還是會對CM500有點留戀。
因此,本田CM500的價格下調更多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走向,換言之進口摩托車的價格一定會越來越便宜,因為它們想拓展市場就必須走低價路線。
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國產摩托車在這個過程中所起到的催化作用,如果沒有國產摩托車這兩年的進化,進口車型是不可能轉變態度的。
總而言之,CM500的價格下調,國產相關車型在這個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的,但占比并不大。
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本田CM500的真正對手川崎會有動作,其次終端市場的利潤在市場份額下降的時間點被壓縮了,有些經銷商的庫存壓力也有點大,與此同時CL500將會取代CM500的地位正式公布價格。
當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后,那麼本田CM500的降價銷售就變得再正常不過了。所以理性看待,合理選擇就好,無需過多驚慌,不過早兩個月選擇CM500的用戶現在可能就有點郁悶了,一些二手車商也有點壓力山大,但沒辦法這就是殘酷的市場表現,你我不過是事后諸葛亮罷了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