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語樂壇終究還是「落寞」了。
前有「吳青峰抄襲蘇打綠」「冷門歌手孫燕姿」「數據不好周杰倫」「冷門樂隊五月天」等一眾被現代年輕人「拋棄」的知名歌手。
而如今連張信哲也未能幸免,被貼上「過氣」的標簽。
《百川綜藝季》邀請張信哲參加節目,并且「貼心」地為他準備了一期別出心裁的街訪。
節目組將鏡頭給到年輕人,詢問他們對張信哲的印象。
結果令眾人錯愕,胡海泉甚至驚出了表情包。
清一色的回答:「不知道」「沒聽過」「他是誰」。
小朋友對張信哲不了解也無可厚非,畢竟年齡斷層,但不承想年輕人更是心直口快:
《死了都要愛》是他的歌嗎?
算過氣吧,因為他的歌不是現在的潮流了。
年輕人的反應確實令人震驚。
也許他們是真的不知道當年被封為「情歌王子」的張信哲到底有多火。
潮流會隨時間而退去,但才華永不凋零。
最近在芒果台《聲生不息·寶島季》節目里聽到張信哲開嗓,才發覺情歌的魅力所在。
一首《我是真的愛你》,直接讓歲月往后翻涌而去。
「如果你沒有聽張信哲的情歌流淚,那一定是還沒有經歷過愛情。」
當譚詠麟和張國榮相繼退出樂壇,屬于四大天王的時代來臨,國民追捧力度達到新的頂峰。
而就在這樣一個群星輩出的背景下,張信哲艷壓一切,在20世紀90年代的流行音樂界獨領風騷。
一首《愛如潮水》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,屬于張信哲的漫漫情歌路也由此開啟。
500萬張唱片的恐怖銷量,不僅打破了張信哲不溫不火的尷尬境地,也奠定了他在樂壇的地位。
彼時的他,不過26歲。
看似是天才音樂少年一夜成名的爽文橋段,實則內里也有無數的磨煉與煎熬。
張信哲的音樂成就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得益于父親的悉心培養。
雖然不是出生在什麼音樂世家,也不曾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活條件,但好在他有一位對音樂研究頗深的牧師父親。
牙牙學語時,張信哲就跟著父親參加教會唱詩班,歌曲練了一遍又一遍。
為了培養他的音樂素養,父親又讓他練起了小提琴。
誰也沒有認定張信哲就要走音樂道路,一切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。
大學聯考時屢屢落榜,張信哲無奈轉投民間大學,不承想促進了一位歌王的誕生。
唱贊美詩和歌唱比賽在學校里是司空見慣的活動,從小熱愛音樂的張信哲在其中大放異彩。
于是,有人將他引薦給了當時極負盛名的音樂公司——滾石唱片。
誰料,初次面試就撲街了。
張信哲去滾石面試時毫無準備,在樂壇大哥李宗盛的連番提問下很快就敗下陣來,不知所云。
每次回想,都心有余悸:
我們那個年代的小孩,對演藝事業沒有太多理解,只是單純喜歡音樂,喜歡唱歌,不像現在的小孩,他們一入行就很清楚這個行業了。
值得慶幸的是,那個年代的音樂圈更看重熱愛與天分,張信哲最終還是憑借著特別的嗓音打動了李宗盛。
初來乍到,沒人對這個年輕人抱有太大的期望,只讓他去當個干雜活的跑腿,在幕后學習。
李宗盛也更擅長打造滄桑男性形象的歌手,對著陰柔青澀的張信哲無從下手。
直到潘越云的出現,張信哲的事業才有了轉機。
她是滾石唱片簽約的第一位女歌手,面對公司里眾多的實力男歌手,她打算錄制一張與十人對唱的專輯。
雖然都是李宗盛、羅大佑、周華健……這樣的前輩,張信哲也毫無怯意,大方地與潘越云合作了自己生平的第一首歌《你是唯一》。
效果出奇的好,跑腿小張也難得轉正,次年就收獲了自己的首張專輯《說謊》。
據說封面是隨手拍的,衣服是張信哲自己下樓買的,這小試牛刀的過程未免也太粗糙了。
好在實力過關,溫柔細膩的男音與婉轉悲情的情歌組合,讓張信哲開始嶄露頭角。
還沒等他擼起袖子大干一場,「服兵役」的通知就直接給他澆了一盆涼水。
3年時間,你知道這3年香港娛樂圈都經歷了什麼嗎?
四大天王的頂流時代啊!
哪還有人有心思去懷念一個「出道半路崩殂」的張信哲。
在繼續音樂之路還是退出歌壇之間,張信哲搖擺不定。
李宗盛抱著試試看的態度,將多年前寫下的那首《愛如潮水》給了他。
接下來的局面自然不用多說,獨屬「情歌王子」的高光時刻來了。
專輯一張接著一張發布,銷量千萬起,且每首專輯里都有那麼一兩首能傳遍大街小巷的「神曲」。
《愛就一個字》《信仰》《過火》《我是真的愛你》,這些無一不是「開口跪」。
誠然,張信哲已經沒有那麼火了,但「最佳男歌手」「金曲歌王」「年度最佳金曲」這些極具含金量的頭銜,如今的流行歌手又有誰可比擬。
張信哲的歌,治愈了無數曾陷入情感失意不能自拔的人。
可惜的是,他始終沒能治愈自己。
56歲了,唱了一輩子情歌,卻仍然踽踽獨行。
早年間,張信哲和劉嘉玲合作《有一點心動》,MV拍得情意滿滿,碰頭殺更是撩動人心。
當時的宣傳甚至是「張信哲將銀幕初吻獻給了劉嘉玲」,CP感爆棚。
「有心」的媒體見縫插針,說張信哲強勢介入了嘉玲姐和朝偉哥的愛情……
若要真這麼理解,那張信哲曾送給王菲價值百萬的屏風豈不是在「高調示愛」了?
愛好收藏古董的張信哲,家里各種物件價值不菲,尤其是這件在MV里被搬來搬去的屏風,可見他對此的喜愛程度。
如今,這件屏風還擺在王菲的家里。
還有與張信哲一見如故的周迅,見面就有聊不完的話,兩人合作拍戲還沒開場,就相約去KTV飆歌。
親密無間的相處模式,以及周迅那句「我得要張信哲愛上我」,讓坊間流傳出兩人的緋聞。
不過也僅僅是只聞風聲,不見風來。
他說:
感情不是兩情相悅就行,兩個人生活在一起,一天到晚看不見你,還有各種關注,我覺得不習慣的人還是會有很大的壓力。
或許是始終沒有遇到那個習慣自己生活節奏的人,又或許是有不為人知的遺憾。
無論是哪種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單身的他依然能夠認真生活,奔赴所愛。
參加歌手綜藝時,從不見他的唱技有任何退步,反而更加動人。
回歸日常生活時,他玩收藏、辦展覽、寫書,甚至花費百萬去收養照顧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動物。
他將音樂帶到偏遠山區,為他們建學校、捐物資……
與流量背道而馳,將緋聞拒之門外,我們看到的張信哲,好像是「過氣」了。
但其實是浮躁背景下,少有人再去關注這樣一個擁有真實才華卻不驕不躁的老歌手。
老歌和舊物件一樣,無關價值,美在它們和過去的連接。
能把人生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張信哲,不需要過多的關注,只需遵從己心。
而生來普通的你我,也不必去在意他人的想法,歲月奔涌向前,你我獨自前行。
見山是山,見海是海,人生的美,形態各異。
作者:知書先生(ID:svop133),有品,有趣,有料,有態度。本文系知書先生原創,轉載請標明來源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與本平台無關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