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視頻
老照片
娛樂明星
綜合推薦
植物
旅行風光
装修
軍事
酷車
大马新闻
老年生活
動物社
奇趣
影視新聞
熱點新聞
美妝時尚
插畫趣聞
奇聞趣事
生肖解析
知乎熱門: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?
2023/04/13

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, 老一輩給年輕人挖的最大的坑是什麼?

一位高票答主Allen是這樣回答的:

「‘年輕人就該多吃苦,吃苦才有出路’,這句話在我的人生中曾被多次提起。但進入社會很多年,我才理解什麼是真正的‘能吃苦’。

書上說的年輕人‘能吃苦’,是趁年輕的時候多學習、多做有價值的事情;

而不是在蠅營狗茍的重復勞動中,浪費青春,透支身體,還覺得吃虧是福。」

許多人吃了一輩子苦,也沒有成為「人上人」;

而許多人上人,也不過是人前顯貴,人后受罪;

最讓人崩潰的是,許多人上人,其實并沒有吃過太多苦。

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?

其實,認知層次低的人,往往喜歡將「吃苦」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;

而認知層次高的人,拒絕吃「無價值」的苦。

厲害的人,大多拒絕「吃苦」

華為剛成立時,資金短缺,經驗有限,任正非只能和朋友打游擊戰,什麼賺錢就做什麼。

賣電子產品,賣緊俏商品,甚至賣保健品,但最后都以「失敗」告終。

事后,任正非開始反思和總結創業失敗的原因,明白了如果不想做無用功,一定要找準方向。

他曾公開表示: 苦難沒有任何價值,有價值的是你在苦難中得到的思考和總結。

有一天,任正非出席一個老戰友的酒宴,意外見到了遼寧省農村電話管理處處長。

在聊天中,他了解到了 「電話交換機」,中國還沒有,全靠進口。

此時,市場經濟環境正在改善之中,電話用戶數量也開始激增,任正非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

有了目標,說干就干,他找到了香港鴻年的老闆梁琨吾,希望對方可以同意采取賒賬的方式交易。

梁琨吾被任正非忠厚坦誠的性格所感染,直接給了他1億的賒貨額度,還交代:「貨款,你們可以先周轉,不緊張時再還我。」

很快,任正非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。

從創業初期屢屢失敗,到販賣電話交換機實現財富積累,任正非靠的是思考、智慧,是找準創業方向。

不做無用功,讓努力有結果。

作家王小波也曾分享過關于吃苦的回憶。為了憶苦思甜,有一次他特意做了一鍋很難吃的東西,結果害得大家排隊上廁所。

他說: 「人生最容易得到的就是痛苦,給自己添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苦吃的人,就真的更懂生活了嗎?

「那些為了體驗而體驗的痛苦,真的有必要嗎?這種想法不僅有害,而且是有病。」

世上的苦分為兩種,一種是有價值的苦,一種是沒價值的苦。

有價值的苦,是收獲的苦,是在苦苦追尋后,可以成就自己的苦;

無價值的苦,是痛苦的苦,是付出體力后,無法成就自己的苦。

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都拒絕「無價值」的苦,選擇「有價值」的苦成就自己。

你認為的吃苦,只是在試錯

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邏輯里,成功的人都吃過苦,所以想要成功就必須吃苦。

他們堅信只要在吃苦,就說明自己得到了鍛煉,而且這些苦不會白吃,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報自己。

殊不知,這種認知邏輯是誤人誤己。

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:

小A的父母靠批發水果白手起家,經歷無數個苦日子后,終于迎來了現在的富足生活。

在他們看來,吃苦是成功的必修課,因此告誡小A,一定要多吃苦,才會有出息。

大學暑假,小A被父母叫回家賣西紅柿,他的同學則去名企或者大廠實習。

小A反抗過很幾次,但父母堅持認為天天坐辦公室吹空調,不如多吃點苦好。

為了磨礪小A,父親專門讓他自己開車到離家100公里外的市區里擺地攤。

那段時間,小A每天都被城管追著跑,受盡了白眼和委屈。

然而這種街頭奔波和小本買賣,對他所學的專業沒有任何幫助,他和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。

大學畢業后,同學們憑借豐富的實習經歷,有的拿下心儀的offer,有的進入大型國企,而他因為沒有任何實習經歷,只能去保險公司做最底層的業務員,有時候連生計都難以維持。

小A明明比別人有著更好的選擇,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;

明明比別人有著更高的起點,卻折損在了沒必要的彎路上,而這一切都歸結于盲目吃苦。

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一句話:

「趁著我們還年輕,多用一點腦子,多學一點技能,多積累一些知識,少一點關注自己辛不辛苦;

「少吃一點沒有必要的苦,更不要用能不能吃苦,評價一個人。」

王小波也在《人性的逆轉》一文中寫道:人是一種會騙自己的動物,我們吃了很多無益的苦,虛擲了不少年華;而且還想說,這種經歷是崇高的。

雖然聽上去很扎心,但確實大部分人都用這種錯誤的吃苦觀,來標榜自己的吃苦精神。

一個人的價值,不能用是否能吃苦來衡量,更不能用吃苦精神去獲取。

吃苦,從來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,錯誤的吃苦觀,只會讓你偏離正確的人生賽道,你應該思考什麼樣的苦值得吃。

吃苦的本質,是找成長路徑

現在不少公司領導常以過來人的身份說:現在的年輕人太嬌氣了,不能吃苦了。

工作環境惡劣點,就怨聲連天;一加班就甩臉色,根本受不了996;辛苦點就摞擔子,動不動就辭職。

然而,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網友Wenhao Han,曾在知乎上分享過一段自己的經歷。

他985大學本科畢業,出身省會城市小康家庭,獨生子女,從小沒有吃過什麼苦。

可他選擇去悉尼做了建筑工,工作很累,特別是晚班。

晚上6點上班,第二天早上5點半下班,中間大概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。

工作內容就是拆房子和裝修的柜子、吊頂等,每次完成工作后,他的腿都痛得跟斷了似的,回到家倒頭就睡。

早班也很辛苦,因為給他安排的活不一定在同一個區域,經常是早上6點開工,他早上4點就得爬起來,坐公交。

看到這里,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疑惑,即然這麼苦,他為什麼還是愿意去干建筑工呢?

原因很簡單,他吃的苦是可以得到回報,又可以助自己成長的苦。

雖然一周要工作50個小時,但工資算下來有7000多塊,還有700塊的養老金,一個月加起來可以拿到3萬塊。

事實上,并不是年輕人不能吃苦了,是他們的認知層次提高了,他們知道主動選擇那些有價值回報的苦來成就自己,而不是吃沒有意義的苦。

吃苦本身就是一筆交易,用自己的付出,換取一定的回報。

既然是交易,一定是講究等價交換的;

沒有人愿意做賠本買賣,倘若衡量吃苦后的回報不夠,這種苦完全沒必要吃。

吃苦沒問題,但應當有對應的回報,不論是財富還是知識、技能、經驗等。

我們做任何事情之前,一定要好好思考為什麼要吃苦,吃這個苦到底值不值得,能不能幫助自己成長,永遠不要做為了吃苦而吃苦的人。

寫在最后

如果現在的你,每天忙碌,得不到應有的回報,你有必要反思一下:

你,是不是在吃沒意義的苦?

有時候,過分強調一個人的吃苦精神,并不能讓我們成為真正的「牛人」。

先定義你想要的價值回報,是「吃苦」的前提。

認知就好比一顆種子,一旦錯誤,種子就無法生長;

我們要澆灌正確的吃苦觀,而不是把無價值的吃苦看成崇高。

作者:維小維,公眾號「維小維生素」(Weixiaowei6)。可能是最有溫度的創業公司女性CEO,關于搞錢和花錢、愛和被愛、職場財商經驗、角度刁鉆的時事觀點,關注我就夠了!

愛妻心碎!61歲影帝認出軌「小三抱孩子上門」 坦言簽了失婚協議書「對象竟是他的外甥女」
2023/04/01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林志玲家暴風波發酵,知情人曝兩人已失婚,一年未互動遭男方嫌棄
2023/04/01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被丈夫寵愛23年!「從未做過家務」連內衣都是丈夫洗 丈夫被關後「她為夫還債3000萬」
2023/04/02
流浪貓因憂郁眼爆紅,如今被領養,眼神竟變化這麼大,還會微笑!
2022/12/26
貓奴必來參拜喵主持坐鎮「喵喵寺」到處都是奧嘟嘟貓
2023/02/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