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
人類是群居動物,所以才會有社會的概念。
並且,無時無刻都在追求與他人的契合,也就是所謂的「合群」。
在合群的同時,又小心翼翼地尋求志同道合者,組成自己的小圈子。
而在蕓蕓眾生中,還存在著這樣的一種人;
他們往往表現得不太合群,也不想尋找自己的小團體。
很多人不太喜歡這樣的「孤勇者」。
甚至因此輕視了他們,覺得他們一定不會成功。
可事實往往不是這樣。
一個獨來獨往的人,雖然沒有了志同道合的一同努力與奮鬥;
卻多了「孤勇者」般的耐力與堅韌。
能夠忍受孤獨的人,說明其意志強大,靈魂也比其他人更加豐富。
有了這些特質的人,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會更加順暢。
所以,千萬不要小看一個獨來獨往的人。
02.
天才往往是孤獨的
曾經有一句話廣為流傳:「天才往往是孤獨的」。
真正的天才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孤單者。
他們用一腔孤勇,詮釋著對于理想和遠方的追求。
因為思考方式和觀念的不同,所以很難和一般人走在一起。
也許,有人努力地改變自己,為了更好地融入集體,但他們卻不會。
他們往往有著,比普通人更加強大的意志和更加堅韌的精神。
所以也善于享受這份孤獨,讓孤獨成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。
21歲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。
但有的人對未來充滿希望,有的人卻滿是黑暗。
同樣的21歲,有的人可能已經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誰可以接受這樣的自己?
癱瘓兩個字就像是一座大山,壓在霍金的頭頂,可他卻從來沒想過放棄。
他用自己的大腦和三根手指,達成了普通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。
霍金孤獨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
花樣年紀本該豐富多彩,他卻只能靠別人照顧,連生活都無法自理。
但沒有人能否定,他是一個天才,是一個舞者。
即便只剩三根手指,卻依然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出了自己的風采。
通往成功的人生路上,有很多的困難與困苦。
但獨來獨往,在其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,依舊有待商榷。
毫無疑問的是,能接受孤獨的人,往往擁有強大的意志和堅韌的精神。
這也就是,人們常說的「天才往往是孤獨的」。
03.
獨來獨往的人更有主見
人們從本能上,更加嚮往聚群而居的生活。
因為這樣,可以最大程度省下自己的思考。
而自己,只需要跟著眾人一起行動就行了。
這樣做的確省心省力,卻會在無形間消磨掉人的主見,使其變得盲目與盲從。
這樣的人看似合群,實際上只要一離開群體就會無所適從。
而獨來獨往的人,因為自己就是自己的領導者,所以往往更有主見。
這樣的人,無論做什麼事,都會比其他人行動更加迅速。
網上有一個流行詞叫「媽寶」,這兩個字本身沒有什麼歧義。
可一些誤會,讓越來越多的人討厭這兩個字。
媽寶兩個字,便意味著人生便不受自己的掌控。
他們的生活,從來都不是自己的。
當他用長輩那裡得來的經驗,去與朋友進行交流時,往往會覺得困難。
作為成年人,自然有著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只是因為他們不夠獨立,所以也就不會成長。
而獨來獨往之人的主見,是他們最好的利器,賜予了他們對生活亮劍的勇氣。
04.
獨來獨往的人更加淡然
古語有言:「靜者自妙」。
這種「妙」,不僅是安靜後的生活之妙,更是心境上的昇華與美妙。
獨來獨往的人,由于沒有了塵世的喧囂與吵鬧;
所以,多了一份「寧靜致遠」淡泊,與「眾鳥高飛盡,孤雲獨去閒」般的閒適。
自己的心境,也隨之得以高遠。
這樣的人,做事做人,都有一份從容不迫與優雅。
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與苦痛,都能以微笑應對。
強者都是孤獨的。
在以往的生活中,也有很多關愛他的人。
郭靖黃蓉,哪一個都值得他依附,即便這樣,他也只願與雕為伴。
不是他不願意,是他知道:
自己一旦選擇與他們在一起,便不能再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獨來獨往的人,看似孤僻而不合群,實際上卻有著自己的思想與活法。
他們的主見、淡然與寧靜,往往讓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。
所以,不要小看一個獨來獨往的人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