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圖集
視頻
老照片
娛樂明星
綜合推薦
植物
旅行風光
装修
軍事
酷車
大马新闻
老年生活
動物社
奇趣
熱點新聞
影視新聞
美妝時尚
插畫趣聞
奇聞趣事
生肖解析
朋友去世了,要把他從微信里刪掉嗎?
2023/04/19

前幾天,一條「來自遠方」的短信讓無數人淚崩了。

陜西一名學生考研落榜后,給離世的爸爸發了幾條手機短信:

爸,我研究生沒考上……

爸爸我好想你,給我托個夢吧,我想見見你。

來源:全景視覺

意外的是,他竟然收到了「爸爸」的回復:

沒關系的孩子,誰能永遠春風得意馬蹄疾,你會在一次次失敗中成長……

我相信我的孩子是最棒的,爸爸也很想你!

他瞬間淚目。

因為他的爸爸,已經去世3年。

他實在太想爸爸了,才發了這個短信,沒想到竟會收到新機主的暖心回復。

而回復他的陌生人高先生表示,他當時收到這條短信,考慮了很久,才決定以爸爸的口吻回復他。

因為他不想打破對方對爸爸美好的幻想,希望他能重拾信心,越來越好。

沒想到,這些短信竟引發了網友集體淚目,大家紛紛在評論區懷念自己逝去的親人:

去年7月,我永遠失去了最愛我的爸爸,不管我發什麼,再也不會有回復了。

我一直給我媽媽的手機充話費,不舍得讓它停機。

我爸去世后,我媽繼續用他的電話號碼,9年了。

我的很多密碼都在父親生前的電話里,有時會幻想他突然有一天回來了……

原來,有那麼多人在默默保存著和逝去親友僅存的,哪怕一點點的聯系。

也有人因為太悲傷,不知道要如何面對與逝者的聯系:

高中最好的朋友離開十幾年了,每次想起他都很難過。有時會想,是不是要刪了他的QQ才能不那麼難受?

我女兒的微信、抖音都留著,可是里面的好友卻越來越少了。

......

失去至親至愛,是什麼樣的感覺呢?

我想起一段話:

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,人通常不會感到悲傷。真正讓你悲痛的,是打開冰箱看到的半盒牛奶,是窗台上隨風搖曳的綠蘿,是折疊在床上的被子……

這幾年,隨著年歲漸長,身邊幾位長者相繼去世。

爸爸媽媽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媽媽,仿佛瞬間蒼老了許多,如演員高亞麟所言:

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。父母在,你看不見死神;父母沒了,你直面死神。

我慢慢體會到,這種失去逼著我們不得不長大。而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,不是悲傷的結束,而是悲傷的開始。

最沉痛的悲傷,是遺憾

聊起這個話題,我聽到最多的感慨,就是遺憾。

那些無法挽回的遺憾,是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。

我們可能用一生的時間,都無法填補那個內心的缺口。

某位演員曾說,自己最遺憾的事,就是在父親病重的時候,沒有放下手里的工作,回去看他、陪伴他。

她哭著對那天的自己說:

你應該把手上的工作全部放下,立刻趕回家,看你爸爸最后一眼。不然,未來的日子里,每一天你都會為此而后悔。

子欲養而親不待,是最大的遺憾。

我現在每一天都在想起父親的臉,覺得很遺憾,自己沒有盡到一個做女兒的責任。

身邊的人聽完,泣不成聲。

「時光要是能倒流就好了,真的。」

來源:《王牌對王牌》

為什麼這種遺憾如此刻骨銘心呢?

知乎上一個匿名用戶說:

就是一個很深很深的傷口,里面還在瘀血,皮肉先長好了,就是一碰就痛。

我以為沒事了,結果聽到同學一句「我媽來接我」,傷口被瞬間撕開。

我不知道傷口有多深,但肯定是好不了了。

其實,我們最悲傷的并不是親人離世的時候,而是後來我們逐漸將他從生活中剝離的時候。

這個過程往往粘著血,帶著肉。

而我們永遠不知道,在未來的哪一個細節,會與過去相遇。

這種悲傷的情緒如果得不到充分釋放,足以將一個人吞噬。

時光不會倒流,人死不能復生。

我們該怎樣,才能從悲傷的泥淖中走出來?

經歷5個階段,才能走出悲傷

心理學家伊麗莎白·庫伯勒·羅斯在《論死亡與臨終》一書中,提出了「悲傷的五個階段」。

羅斯認為,悲傷是一種復雜且難以被理解的情感。

無論是一個人面對災難性的個人損失(工作、收入、自由),或是親人逝去、失戀、失婚、受騙、面臨絕癥、寵物死亡等,哀傷的階段都是相同的。

如果困在其中某個階段,就無法真正達成內心的療愈。

階段一:否認 / 隔離。

這個階段,悲傷的人會否認或逃避事實, 認為「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我身上」,把自己隔離起來,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。

一般有以下3種表現:

1. 壓抑悲傷,哭不出來。

有些人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親人、朋友,雖然內心悲傷到極點,但可能一滴眼淚都哭不出,或被人指責太冷血,或自責不夠孝順。

2. 不愿接受現實。

電影《一路玩到掛》中,男主在罹患癌癥之初,不愿相信癌癥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

當醫生宣判丈夫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時間時,妻子不愿接受現實,還認為是診斷錯誤,要帶丈夫轉院治療。

來源:《一路玩到掛》

3. 假裝對方還在。

我們可能在潛意識里認為,只要我裝作沒事發生,這件事就不會傷害到我。

紀錄片《人生果實》中,和修一爺爺相愛一輩子的英子奶奶,在修一去世后,還保持著每天給他做飯的習慣。

然后對「他」說:「修一,飯好了。」

來源:紀錄片《人生果實》

英子奶奶不覺得寂寞,也不大會感到悲傷,屋里到處都有他留下來尚未完成的東西,每次看到,都會有他還在的感覺。

但往往,真正傷害一個人、一個家庭甚至一代人的,不是悲傷本身,而是他們為了逃避痛苦做的事情。

階段二:憤怒。

當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,度過了否認階段后,現實的苦痛會慢慢浮現。

我們可能會覺得命運不公平,反復責問:為什麼偏偏是我要承受這些?

也可能會對死者感到憤怒,指責他們狠心離開自己;甚至對自己感到憤怒,責怪自己,恨自己無能為力。

階段三:討價還價。

憤怒過后,我們會想努力挽救。

于是,我們開始和自己、醫生或者自己的信仰等進行討價還價,以為只要改變當時的做法,就能避免壞結果,或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。

比如:

只要能救Ta,我做什麼都可以,多少錢都愿意。

如果我當時早點帶Ta去醫院,或許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。

如果我以前能對Ta好一點……

事實上,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和命運討價還價。

來源:電影《情書》

階段四:沮喪 / 抑郁。

這個階段,我們知道做什麼都無力回天了,痛苦會加倍襲來,再也沒有任何理由逃避。

我們可能會變得非常脆弱、消沉、失控,自暴自棄,就像所有的希望、對未來的憧憬全部毀滅了。

這是五個階段最難的一關,嚴重的甚至可能會有極端想法。

記得我外公突然去世的時候,外婆每天不肯吃飯,以淚洗面。

那種痛,或許沒有人可以感同身受。

來源:紀錄片《人生果實》

階段五:接受。

最后一個階段,我們終于接受了現實,學會放下,重新開始生活。

來源:電影《情書》

羅斯認為,悲傷的這五個階段不一定按特定順序發生,我們也不一定會經歷其中所有階段,但是她認為,至少會經歷其中兩個階段。

每個人處理悲傷的時間和方式都不一樣。

比如親人去世,有人痛哭流涕,有人哭不出來,有人沉默不語,有人歡聲笑語,這都很正常。

所以,不要輕易批判自己或他人面對悲傷的方式。

《情書》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淚目。

一個女孩的未婚夫在登雪山時不幸遇難。整整兩年,她都無法接受事實,也無法開始新生活。直到朋友帶她去未婚夫遇難的雪山,她仿佛感覺,他就在山上,靜靜地看著自己。

所有的悲傷、委屈、怨恨,都化作一聲聲的吶喊:

你好嗎?

我很好。

你好嗎?

我非常好。

你好嗎?

......

她泣不成聲。

或許,這是她和愛人在內心真正的告別。

來源:電影《情書》

《尋夢環游記》中有句台詞:一個人真正的死亡,是被世人遺忘。

面對失去,我們不需要遺忘,不需要刻意刪掉聯系方式,不需要扔掉對方的所有遺物、照片等,也不需要對Ta避而不談……

我們更需要的,是「整合性哀傷」——帶著對親友健康的思念,可以自由地走進回憶,也可以感受現實中的美好。

這種哀傷,是一種愛。讓活著的人帶著愛的力量,更好地活下去。

世界和我都在愛著你。

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壹心理(ID:yixinligongkaike),有心事看壹心理。2600萬年輕人的心理進化部落,人生的重要命題在這里找到答案。

愛妻心碎!61歲影帝認出軌「小三抱孩子上門」 坦言簽了失婚協議書「對象竟是他的外甥女」
2023/04/01
母貓在尋找食物時,胸口掛著小奶貓,漁民看到后拿起剪刀靠近貓咪
2022/12/29
林志玲家暴風波發酵,知情人曝兩人已失婚,一年未互動遭男方嫌棄
2023/04/01
周潤發前妻一家罕同框,長女當律師氣質好,小女兒穿吊帶身材曼妙
2023/03/02
寶可夢竟然是現實? 毛茸茸「皮卡丘&火紅變種」登場:超會撒嬌太軟萌♡
2022/12/02
41歲蔡依林真敢穿!上衣僅有「巴掌大」,身材凹凸緊致,全網驚呼:真替她前男友后悔
2023/03/09
謝霆鋒對她一見鐘情,陳冠希也敗在她的石榴裙下,美貌宛如仙女下凡
2023/03/10
被丈夫寵愛23年!「從未做過家務」連內衣都是丈夫洗 丈夫被關後「她為夫還債3000萬」
2023/04/02
流浪貓因憂郁眼爆紅,如今被領養,眼神竟變化這麼大,還會微笑!
2022/12/26
貓奴必來參拜喵主持坐鎮「喵喵寺」到處都是奧嘟嘟貓
2023/02/03